实地探访冷链企业:产品很牛 需求很火!

_原题为:实地探访冷链企业:产品很牛,需求很火!
摘要【实地探访冷链企业:产品很牛 需求很火!】对于市场关注的疫苗冷链网络建设问题,业内认为国内现有技术十分成熟,实现全冷链可溯虽是一个挑战,但亦非难解之题,政府引导资源投入是其中关键 。(上海证券报)

实地探访冷链企业:产品很牛 需求很火!

文章插图
在新冠疫苗行将上市的预期下,冷链物流能不能跟得上严苛的运输条件,成为当前最现实的问题 。
上证报采访人员近日实地走访了多家冷链设备供应商,从技术、产能、供给等多维度调研了冷链行业的产销现况,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专业医冷设备在政策刺激下供求旺盛 。”
此外,对于市场关注的疫苗冷链网络建设问题,业内认为国内现有技术十分成熟,实现全冷链可溯虽是一个挑战,但亦非难解之题,政府引导资源投入是其中关键 。
超低温设备走向舞台
近期广受热议的mRNA新冠疫苗,市场因其优异的测试结果而沸腾,但零下70℃的运输环境则成为这类疫苗分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
“-70℃,还要兼顾大批量运输,这是人类疫苗运输史上最大的挑战之一 。”多位受访对象均表示超低温运输具有很高难度 。
以往,干冰存储是最容易想到的替代方案,装满干冰的疫苗储存箱,可以将其保质期延长至15天左右,而在普通2-8℃的冷藏条件下,疫苗的寿命仅有5天 。
前有需求,后有供应 。A股公司凯美特气就曾公开表态,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凯美特生产的优质干冰可用于疫苗冷冻运输,目前具备每年20000吨的生产能力,并称会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能 。
使用干冰,通过现代化交通手段,解决短时的运输,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但如今疫情阴霾下,本赋予重任的航空运输则因通航不畅而充满了未知数 。
“最好的解决方案一定是以超低温冷柜作为运输载体” 。海尔生物高级研发总监陈海涛表示,专业级别的超低温冷柜,可以实现均衡控温,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程监控 。
对于超低温技术,不止于海尔生物,A股上市公司中澳柯玛、冰轮环境等公司的现有设备均可实现 。“相比干冰,使用专业超低温设备,环境温度更均匀,不会出现局部温度差异,影响疫苗效力 。”澳柯玛生物医疗事业部总经理单波表示 。
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疫苗储备技术现已不是难题,资源投入能否跟得上则是疫苗安全接种的关键 。
山东省疾控中心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国内相对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具备了全面冷链的能力,欠发达地区冷链环境虽然不完善,但只是资源投入的问题,并非技术上的问题 。”
2019 年12月《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其中对疫苗的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全过程提出了特别的制度和规定,要求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
2020年7月,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关于下达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加码终端冷链设备投入 。
实地探访冷链企业:产品很牛 需求很火!

文章插图

实地探访冷链企业:产品很牛 需求很火!

文章插图
据业内人士介绍,建立一个冷链仓库至少需要 100 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一辆符合标准的冷藏车费用至少为 50 万元 。冷链物流的温控系统、运输监控系统与仓库管理系统等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