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警”也是一种重要素质


德国人不但以思维严谨著称于世 , 而且普遍认为机警不仅是一种“习惯” , 更是一种成大器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
德国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机警素质方面 , 往往乐于遵循如下原则:
从小事着眼德国人要求孩子上幼儿园或学校时不要遗失课本、铅笔、玩具 , 一旦遗失须尽力找回来 。上街购物须算清每一笔账目 , 在公共场所则须警惕不要被窃去钱包 , 晚上就寝前须关好门窗 , 对登门的陌生人在大人没在家时须保持一定的警觉等 。
自作表率为了让孩子机警 , 父母也须克服自己的“麻木不仁”或“稀里糊涂” 。
强调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 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注意 , 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大、小事情而不出任何纰漏 。从而树立责任感 。
培养耐心德国人往往利用学习钓鱼、搭积木、练习长跑等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耐性 。
重视“反面教材”德国人还常常从反面来引导孩子明白机警的重要性 。当然对孩子指责、谩骂、挖苦大可不必 。
进行演习通过“演习”来帮助孩子培养机警品质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如:父母可假设深夜家中只有孩子在家 , 要求孩子独立处理诸如是否关好门窗 , 检查水、电、火 , 以及独立接听电话等事项 , 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一一作出中肯的评点 。又如 , 可在孩子一人在家时扮成陌生人敲门 , 看看孩子是否有应对自如的能力 。
分析、应对意外这些“意外”包括: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人莫名其妙地想结识他 , 单独乘地铁时有人给了他一颗糖 , 某天邻舍家失火 , 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晕倒 , 清晨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父母通过分析帮助孩子提升应变能力 。
辨别陌生人真相一个机警的孩子 , 不应仅仅满足于“不跟陌生人说话” 。德国人往往教育自家的孩子 , 在遇上陌生人时应通过察言观色、反问问题等多种途径 , 来辨别其“真相” , 然后再选择出最合理的对付方式 。就这样 , 孩子的“机警水平”也渐渐从低级阶段步入高级阶段 。


还有什么比教孩子诚实守信更重要
同是父亲:各国首脑们的为父之道



布莱尔:保护孩子隐私的老爸
在英国 , 首相布莱尔及其全家都是大大小小媒体关注的对象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 , 布莱尔特别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 。
为了让自己的4个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下成长 , 身为老爸的布莱尔使出了浑身解数 。
2000年 , 布莱尔最小的孩子里奥出生前 , 很多媒体已经为独家拍摄婴儿的第1张照片展开了激烈竞争 , 甚至愿意用6位数字的金额赢得独家拍摄权 , 但布莱尔坚决拒绝新闻媒体为孩子拍照 , 不想让媒体介入他们的生活 。
最后 , 他雇一名摄影师来拍第四个孩子诞生后的照片以及全家福 , 然后免费散发 。
2004年 , 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前主席布莱克曾透露了一个内幕消息:布莱尔曾专门“召见”他 , 希望与媒体达成协议 , 保护他孩子的隐私不受侵犯 , 就像媒体与王室之间在威廉、哈里两个小王子问题上达成的协议一样 。
但是 , 布莱克委婉回绝了这一要求 , 结果布莱尔夫妇非常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