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 她“变傻”了

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 。林之和刘丽夫妇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医院产科待产,因为之前有“仙人”(算命者)透露,他们将生一个大胖小子 。这是两人第三个孩子,前两个都是女儿,公婆很不开心,老是有意无意劝说林之离婚,认为刘丽不能给他们家延续香火 。但自从听了“仙人”透露这次刘丽要生个大胖小子的时候,公婆的态度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刘丽要什么就给什么,且不让她干一丁点重活 。
然而天不遂人愿,刘丽还是生了个女儿 。确定孩子性别的那一刻,刘丽呆了,足足呆了十几分钟 。随后几天,不管人们说什么,她都听不见,像是失聪一样,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给她吃就吃,给她喝就喝,像傻了一样 。医生通过各种检查,发现刘丽身体并没什么异常情况,怀疑是患了产后精神障碍……
“生儿育女妇人事”,怀孕和生产是女人一生当中的重大改变 。在这阶段中,女性在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除经过十月漫长的怀胎过程和产房的挣扎痛苦、体力消耗外,接着是自己身心复原的需求及承受角色转变、生活调适及承担无助新生命的哺育之责 。很多原来精神正常的女性,在分娩后却发生了精神异常,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
产后精神异常常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心情不平静、时常哭泣或掉泪、依赖、焦虑、疲倦、伤心、易怒暴躁、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考方式等 。一般在产后第一天至第六周之间出现症状,少数患者症状会持续6~9个月之久 。
一般来讲,引起产后精神异常主要有生理和心理因素 。从生理角度看,分娩使产妇原先稳定的内分泌水平发生紊乱,其中以性激素的变化尤为明显 。胎儿和胎盘的娩出,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骤然减少,引起雌激素、孕酮的分泌紊乱和比例失调,导致发生产后精神病 。至于产妇的心理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压力源:
母育角色引发的压力感
【生完孩子 她“变傻”了】初为人母,不少产妇会不停地担心婴儿会不会溢奶、衣物会不会穿得过多或过少、会不会生病、洗澡时会不会抓不稳让婴儿滑入水中……种种担心会成为巨大的压力,困扰着她们 。
支持系统缺乏引发的压力感
一些产妇害怕 “公婆及家人对新生儿不能接受”、“婴儿性别没有符合期望”等 。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在重男轻女思想意识较重的家庭中出现 。他们盼子心切,希望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而有些孕产妇希望生个儿子后能与丈夫感情更加融洽等 。凡此种种,均造成盼子心切 。如果事与愿违生了个女儿,便大失所望 。期望越高,失望时精神刺激就越大 。产妇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心理支持,受不了家属的精神压力,又错误地认为自己肚子不争气,于是易得产后精神异常 。
面临抉择引发的压力感
家中多一新成员,生活面临重新调整,以致许多事务须做抉择,如“是不是要将婴儿交给他人带”、“是不是要辞掉工作”、“寻找保姆不容易”、“婴儿命名不够完美”、“不知道选用哪种奶粉厂牌”、“喂母奶或牛奶很难下决定”等 。
身心改变引发的压力感
因怀孕、生产后造成身体结构、功能、感觉和社会功能4方面改变所引起之困扰,例如“体重控制不能达到理想”、“身材没有恢复”、“腹部肌肉松弛”、“饮食摄取过多”、“生活感觉不自在”、“担心性生活后会再怀孕”等 。
对于产后精神异常的防治,建议注意以下8点:
1.培养两性“平等”、“中性”的特质,彼此尊重、体谅、欣赏其差异性 。树立两性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