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告诉孩子是男孩女孩( 二 )


心理学认为 , 性征 , 是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 , 包含有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
被心理学家认定的 , 往往被人忽视的“心理特征” , 就是指男女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比如 , 男人以自信、独立、豁达、勇敢、坚毅、抗争、振奋的精神为荣耀 , 他们有着强烈的爱护和保护别人的意愿 , 以及很强烈的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而女青年则以温柔、文雅、善良为追求 , 柔弱、缠绵、羞涩、多愁善感及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别人的保护(取男人、女人性格优点的人 , 被称作“双性人格”) 。
此个案中的这位地道的爷们 , 却有着女人的心理特征 。为何生理特征没变 , 却会有异性的心理特征?
“异性癖”的真正名字叫“大脑皮层性别转移症” 。是“心理性别意识” , 在环境的刺激下发生转移了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 , 有的容易转移 , 有的不容易转移?很可能有着遗传的因素在里边 , 患者的基因上有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特点 , 让其比较容易转移 。就像有人容易患高血压 , 有人不容易患一样 。
C、异装癖也是一种心理病
个案1:南京某大企业有个管着上百号女工的男主管 , 因长相秀丽 , 又受女工推崇 , 内心里总感觉自己是最漂亮的女人 。时不时地在宿舍穿裙、化妆、拍照 。
个案2:有位地勤人员 , 看那些空姐昂头挺胸地走来走去 , 很羡慕 。有一晚 , 他穿上女装 , 走上街头 , 看一个个男子因惊艳而回头 , 心中涌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福感觉 , 于是一次次地上街去体验那种幸福感觉 。
“异性癖”患者的症状是“生理、心理、生理性别”的不统一 。是心理上发自内心地认同异性 , “异妆”已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 , 渴望通过手术 , 改变自己的性别 , 能以完全的异性形象在社会上立足(扮演异性的社会角色) 。刘著和那位11岁的女生 , 就是这样的患者(刘著虽说自己不会做变性手术 , 那是因为他知道手术很伤身体 , 而并非是内心不渴望) 。
很多喜欢打扮成女孩的男生(包括上述个案) , 现在应该说还是准“异性癖”患者 , 他们“心理性别”上有异样的感觉 , “异妆(异装和化妆)”后 , 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 感到非常地快乐 , 心理学称这种“准异性癖”为“异装癖” 。
“异装癖”患者的内心有道德冲突 , 能够主动地看心理医生 , 如果及时就医 , 可以走出“易性癖”的阴影 。
一位幼儿园园长说:“幼儿园大班男孩因为找不到妈妈哭了;男女生打架 , 男孩竟然输了 。”
一位小学老师说:“69%的女生说 , 班上的男生缺乏男子汉气概……越来越多的事 , 让家长和老师纳闷:现在的男孩怎么了?”
一位中学校长则无奈地感叹:“男生说话细声细气 , 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却偏向中性 , 言行粗犷……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 男生不像男生 , 女生不像女生!”
“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 , 很可能会发展成“异装癖” , 甚至是“易性癖” , 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