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 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 , 注意向异性学习 , 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 , 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双性化”发展 , 现在多见的不男不女的“中性化” , 是性别教育不当的结果 。
E、富裕环境容易养出“娇”儿
个案1:有个高一男孩 , 写作业一定要妈妈陪着 , 洗澡时还要妈妈给他搓背 , 而且至今还要和妈妈一起睡觉 。
“穷养儿 , 富养女” , 这句俗语说的是针对不同性别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女孩来说 , 优越的条件有助于培养其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而对男孩来说 , 其坚韧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 则需要生活的磨练 。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 , 怕女孩弱势 , 难以生存 , 就将女孩当男孩养 , 因此很多女孩已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而男孩 , 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宠爱 , 品尝不到生活的百般滋味 , 变得非常娇气 , 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
个案2:一位先生说 , “我平时很忙 , 儿子交给他妈妈和同住的外婆管 。儿子4岁时 , 我发现他喜欢闷在家里 , 说话细声细气 , 像个小女孩 。后来我专门把周末空出来 , 带他去远足和野营 , 给他讲我当兵时的军营故事;和老战友踢球时 , 也把儿子带上‘观战’ 。现在他上小学了 , 体格很棒 , 说话声音比以前洪亮了很多 , 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 , 很有那么股小小男子汉的味道 。”
心理学认为 , 父亲对男孩的成长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气质上的差别 , 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差异 。母亲总想保护孩子 , 提供给孩子的 , 更多的是温情和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与依靠 , 一般会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 , 这对男孩子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是很有必要的 。
但是现在很多父亲因忙于工作 , 很少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 他们远离了孩子的情感中心 。
而且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和强大的依靠 。在童年阶段 , 男孩子基本上是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父亲的 , 在父亲那里他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男性的优良品质 , 以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等 。而在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里 , 男孩失去了学习的榜样 。
据了解 , 樱冢澈的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 , 他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刘著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 , 由于工作原因而顾不上照顾他 , 带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当幼儿园教师的母亲肩上 。
F、青春期“性教育”至关重要
个案:一位16岁的少年 , 因爸爸有外遇而离婚 , 妈妈从小就教育他 , 不要随便与女生交往 , 若交往一定要对其负责 , 不要像爸爸那样 , 做对不起别人的事 。在这种教育下 , 他不知如何与女生交往 , 于是干脆就不交往 。十五六岁的时候 , 他开始喜欢抹妈妈的口红 , 穿妈妈的内衣 , 看着镜中妩媚的“自己” , 心中非常快乐 。
- 教您看出孩子心事
- 3岁是孩子区别性别的关键期
-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 如何让孩子性格硬起来
- 孩子在逆反期家长如何沟通
- 别让伪娘风影响了孩子的性别取向
- 戒掉你捉弄孩子的坏习惯
- 教育孩子必须经历的六场景
- 让孩子多用铅笔写字
- 父母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