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告诉孩子是男孩女孩( 三 )


但是 ,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人群呢?
D、给孩子一张“明性片”
心理性征的形成 ,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分泌的影响 , 有人认为是性激素的生物效应不同 , 有人认为是两性的中枢系统兴奋性有差异 , 除此之外 , 社会因素、家庭影响、自身意识也很重要 。
性别差异要从小强调 , 心理学认为孩子需要明确的性别角色的教育 。
个案:有位男孩 , 五官长得精致 , 像个小女孩 , 因体质较弱 , 奶奶怕他长不大 , 婴幼儿时 , 把他当女孩儿来养 , 给他穿粉红的小裙子 , 扎两条小辫儿 。男孩如今5岁了 , 性格文文静静的 , 不喜欢理发 , 一说要带他剪头发就使劲儿哭 。他喜欢偷偷地涂妈妈的口红 , 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 。他从来不玩机器人和汽车 , 带他上街经过卖洋娃娃的柜台就眼巴巴的 。看着小孩那样 , 父母可头痛了 , 强调地跟他说 , 他是个男孩儿 , 他也点头 , 可过后还是像个女孩子一样 , 娇滴滴的 。
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 , 心理学上称为性别意识 。所谓性别角色教育 , 就是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 应该从小就让他们明白作为男人和女人 , 应该具有怎样不同的气质和品格 , 如此 , 不同性别的人 , 才会与社会规范的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 。
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阶段:儿童期2~3岁开始关注自己的性别 , 知道男孩该玩汽车、刀枪 , 女孩该玩娃娃、听诊器等游戏 。这时 , 孩子的性意识 , 多半是家长灌输 , 孩子遵从;4~5岁 , 孩子的性心理产生 , 男孩要大胆、不能哭;女孩要文静、要细心 。6~7岁 , 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真正的心理性别意识的形成 , 在12岁 , 青春期来临之前 。
个案中的男孩子在关键的婴幼儿期 , 被当女孩子养 , 因此有了女孩子的气质和品格 。
在美国 , 家长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很看重的 , 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 。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 , 已穿上了正式的男装三角裤 , 尽管三角裤里还裹着纸尿布 。他们的母亲说 , 应该让他知道自己是男孩 。
教男孩有男人气 , 教女孩更细心 , 这在美国家长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 。假如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 , 孩子缠着妈妈不肯放 , 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不能哭了 , 你是男子汉 , 男子汉是不能哭的 。”男孩就会强忍着哭 , 松开手 。
一位读者告诉采访人员 , 孙子和外孙女都是由他和老伴带大的 。两个孩子的小人书 , 他总分开来买 , 给孙子买的是英雄故事;给外孙女买的是《花仙子》 。他喜欢下棋 , 看孙子挺感兴趣就教会了他 , 在切磋棋艺的过程中锻炼他的逻辑思维;外孙女不喜欢下棋 , 但喜欢做小手工 , 她姥姥就教她一些针线活儿和剪纸 , 她玩得津津有味 。
心理学认为 , 儿童正确认识性别 , 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 , 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 。所以 , 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在同龄人的环境中玩耍 , 才有利性别角色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