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药要注意什么

摘要:我们都不希望宝宝生病,但生病总是在所难免,宝宝是否该用药,用什么,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根据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自作主张,以免出错 。
【宝宝用药要注意什么】我们都不希望宝宝生病,但生病总是在所难免,宝宝是否该用药,用什么,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根据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自作主张,以免出错 。有些妈妈误认为对成人安全的药,小孩也可用,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却不知宝宝的生理与成人有诸多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宝宝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潜藏危险 。比如含氯霉素成分的眼药水,宝宝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健全,肝脏缺乏分解、破坏氯霉素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也较差,所以宝宝如果长期频繁地使用氯霉素眼药水,可通过局部黏膜迅速吸收并在血液中储积 。不仅如此,对过敏体质的婴儿,氯霉素还可能影响其骨髓造血系统,引起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和反复感染,甚至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科医生的忠告:宝宝是否该用药,用什么,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根据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自作主张,以免出错 。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 。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等;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儿科医生的忠告:服用各种维生素类药物时,请先咨询儿科医生是否有必要 。    在买药时,要读说明书;给宝宝喂药时,要读说明书 。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每一个字去做,以保证宝宝服用的剂量符合年龄和体重 。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的说明书比处方药的说明书容易理解,如果你有疑惑,应该向药店的营业员或者医生咨询 。儿科医生的忠告:    * 说明书中的数字要特别注意,避免粗心地将剂量看错 。    * 确定宝宝的体重 。药的剂量是根据体重而不是年龄计算的 。但要注意:如果体重比成人重,药物的剂量和成人一样,但不能超过成人药物剂量 。    * 如果药水瓶的标签上说“每次服药前应该先摇匀”,你一定得照办 。这样可确保宝宝喝下去的药水浓淡适宜 。    *不要用你的大脑来估计药的剂量 。如果规定的剂量是2ML,就乖乖地用量杯来量 。    * 千万不要因为宝宝病重就给他多喝药,药并不是越多越有效 。必须严格遵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药 。药的剂量是根据它的安全性来计算的,而不是根据病情的轻重来估计的 。    *说明书上说“每天4次”,那你就应该在宝宝醒着的时候给他喂4次,但不必为了喂药而特地叫醒他 。    *有些药必须饭后服,而另一些药应该空腹吃;还有一些药要和特定的食物一起吃才有效 。    *如果已经给宝宝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药了,却没有什么效果,该送宝宝上医院看病 。    *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药,如果把医生开的抗生素全部服完了,即使宝宝看上去已经痊愈了,。    *如果你遗失了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就应该把药也扔掉 。千万不要去猜瓶里的药是什么,不值得去冒这个险 。    喂宝宝服药,因其药性各异,同时服用可能会使药物失去作用 。如妈咪爱若和抗生素同时服用,乳酸杆菌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儿科医生的忠告:    服用药物时最好先看说明书,哪些药物可同时服,哪些不能 。一般中西药要间隔半小时 。微生态制剂(如妈咪爱)与抗生素要间隔一个小时 。    润喉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对咽喉类、扁桃体炎、鹅口疮等具有良好的作用,加上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适量的庶糖,桉叶油等物质,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 。一些父母便将其作为糖果给宝宝食用,结果往往成为新的致病隐患 。    例如,薄荷喉片可收缩黏膜血管,削弱黏膜的抗病能力,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碘喉片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与腐蚀性相当大;草珊瑚含片则可使口腔发干 。特别是在口腔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这些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灭口腔中的有益菌,致使有害菌乘机作乱而引起炎症 。儿科医生的忠告:    喉片是药,不是糖果,随便给孩子服用有害无益 。此外宝宝含润喉片可能会导致润喉片误吸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 。    有些妈妈给宝宝喂药时,总是趁着宝宝哭时一勺药水灌下去,这样很容易呛入宝宝气管,发生危险 。儿科医生的忠告:    建议妈妈选用婴儿药滴管和可以调节剂量的口腔喷管 。可以使喂药更顺利,药液顺着口腔一侧流进喉咙,也减少药液与味蕾的接触,从而使药物的苦味不明显 。    有刻度的塑料口腔喷射管:它能帮助你确保所有的药都喷入宝宝的口里,并且迅速从喉咙咽下去 。    婴儿喂药滴管:用手指把宝宝的嘴拉开,把药滴入他嘴巴的一侧,你的手指继续留在他的嘴里,直到他咽下药 。它适合用于给性格倔强、爱吐药的宝宝喂药 。    千万不要把药叫做“糖果” 。如果你告诉宝宝,他的咳嗽药水是好吃的糖水,初看起来挺有效的,宝宝很乐意地把咳嗽药水喝了下去,但是,它的害处是——当宝宝以后再看到咳嗽药水的瓶子时,他很可能会把这好吃的“糖水”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 。儿科医生的忠告:    告诉宝宝就是“药”,生病了要吃药,病才能好 。从宝宝第一次吃药就告诉他正确的 。此外药物要放在抽屉里或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    宝宝感冒后,父母有时会给孩子同时服用几个牌子的感冒药,殊不知这些感冒药里含有相同成分,容易造成儿童服药剂量过高,导致药物中毒 。儿科医生的忠告:    对儿童用药要特别谨慎 。妈妈最好让宝宝多喝水、少吃药 。婴幼儿出现轻度感冒症状时,用鼻腔喷雾软化鼻腔分泌物比吃药更安全有效 。如果确实需要服用感冒药或咳嗽药,务必先咨询医生意见 。    呕吐是宝宝患病的常见症状 。宝宝患某种疾病的初期,一般先有呕吐,随后其它的症状才会出现 。随意给宝宝吃止吐药会妨碍医生的判断力 。呕吐也是肠胃系统摆脱有害物质的一种“自卫”方法 。儿科医生的忠告:    除非有医生的处方,不要随便给宝宝吃止吐药 。如果宝宝呕吐得很厉害,出现了脱水的症状,应该立即送宝宝去医院 。    当宝宝生病后,如果妈妈拿不准,还是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各种检查,查出宝宝到底是何种疾病,如何避免病情加重 。儿科医生的忠告:    1.长期的流鼻涕,可能不是感冒,而是鼻炎,此外多种疾病都会引起发烧,如肺炎、扁桃腺炎等,都需要及时治疗 。    2.提升宝宝抵抗力应通过均衡饮食和锻炼身体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