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妈妈才会知道的6件事儿

摘要:宝宝出生前,准妈妈肯定是看了很多孕育书籍,等待着小生命的到来,可是有些事情只有等到宝宝出生后,妈妈才会知道的 。
 
这么多的孕育书籍,这么多的前辈妈妈的经验,准妈妈都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到来,但是却有很多事情,是宝宝出生后,父母才会懂得的 。而且,每个宝宝的生理现象大不相同,从啼哭到疫苗接种,妈妈要学习的事情还很多,今天小编来给妈妈上一课 。
 
1、第一声啼哭
 
提示:肺部开始工作
 
宝宝果然一出生就哭,这是令人喜爱的哭声,因为他证明了宝宝来到了你的身边 。只是这个小家伙没哭多久就睡着了 。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 。宝宝出生前,肺部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 。出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所以可以浮于水中 。法医经常利用这一点,鉴定宝宝死亡的时间 。
 
众所周知,宝宝在出生之前,肺部还不能运作,是靠脐带传送妈妈血液中的养分为生 。胎盘保证着妈妈富含氧气的血液和宝宝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间的交换 。出生后,接触到空气,宝宝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就不能再依赖于妈妈,宝宝开始呼吸,心脏和肺部开始循环运作 。空气充满了宝宝的肺部,肺泡扩张,很快,你就听到了这历史性的第一声啼哭 。
 
2、第一次吃奶
 
提示:出生后半小时内,也许你只有几滴初乳,但是最宝贵的,且尽早吸吮,可促进乳汁分泌
 
妈妈的双乳,宝宝的粮仓 。作为母亲给宝宝的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母乳,很多新手妈妈多想让自己的奶水如泉涌 。刚生完两天,没有乳汁很正常哦,因为分娩的消耗很大,身体的恢复及激素水平的变化对乳汁的分泌物促进作用也需要时间 。所以,如果你的身体允许,就可以给宝宝喂奶了 。初乳的营养成分相当高,而且含有很多抗体,能增加孩子胃肠道抵抗细菌的能力 。
 
所以,作为一个新妈妈的你一定要加强宝宝的吮吸 。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 。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哺乳期的妈妈有时候夜里要起身喂奶好几次,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就会使奶水量减少 。
 
哺乳妈妈要注意抓紧时间休息,白天不需要哺乳时可以让家人照看一下宝宝,自己抓紧时间补充睡眠 。
 
3、接种疫苗
 
提示: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和卡介苗
 
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一为卡介苗,二为乙肝疫苗 。接种卡介苗能增强新生儿对结核病的抵抗能力,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采用皮内注射法 。
 
一般接种后2-3天接种处局部会发红,2-3周后会形成红肿硬块,中间部位逐渐软化形成小脓疱,破溃后留有疤痕,称之为“卡疤” 。3个月后,婴儿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去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 。如果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说明接种不成功,要及时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