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生儿私处常见病

关于新生儿私处常见病,妈妈网专家指出小宝宝的隐私部位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有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有时却是影响健康的大问题 。下面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你特别注意 。
隐睾症
隐睾症是新生儿私处常见病之一,指宝宝出生后一侧或两侧阴囊内没有发现应有的睾丸 。隐睾并不常见,一侧隐睾的发生率高于两侧隐睾 。但一般情况下,这种症状的宝宝,睾丸大多数会在1岁之内下降 。
形成原因:准妈妈在怀孕7~9个月时,胎儿体内本在腹腔内发育的睾丸会逐渐下降至阴囊 。如果睾丸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出现隐睾症 。隐睾症的病因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大多专家认为与准妈妈内分泌缺乏有关 。
症状:隐睾症主要表现为睾丸未降的一侧阴囊较小,不能摸到睾丸 。
你要特别注意的:若发现不能摸到宝宝一侧或两侧阴囊内存有睾丸,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儿童外科检查了 。请医生确认是否真正存在隐睾症,以及目前睾丸的位置 。根据睾丸的位置,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
治疗方法:单纯隐睾的宝宝可以10个月的时候开始进行内分泌治疗,如果内分泌治疗失败,就要于2岁前行睾丸下降固定手术了 。
腹股沟斜疝
由于宝宝的腹股沟缺损,腹腔的内脏会从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形成疝 。通常1岁以内宝宝患疝气比较普遍 。
形成原因:1岁以内的宝宝器官发育不健全或畸形,导致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合或部分未能闭合,当腹压增高时,比如宝宝用力哭闹、便秘、咳嗽时,就会形成疝 。另外,大部分患隐睾的宝宝的并发症就是腹股沟斜疝 。
症状:腹股沟斜疝最主要的表现是在腹股沟的位置出现凸起的肿块 。当宝宝腹压增大时,肿块就会出现或者增大 。当宝宝平卧时,肿块会缩小或消失 。宝宝会感到疼痛,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
你要特别注意的:因腹股沟斜疝而凸起肿块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它的大小和位置,所以发现宝宝异常时,就应及时带他去看医生 。如果出现腹股沟斜疝症状的宝宝还不满6个月,爸爸妈妈还可以尽量帮助宝宝减少腹压增高的因素,缓解疝的症状,比如避免宝宝用力哭闹,安排合理饮食避免宝宝便秘等 。
治疗方法:6个月以内的宝宝有自愈可能 。如果未能自愈,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由于随宝宝的长大,疝块也会随着增大,危险系数是越来越高,所以进行早期手术是非常必要的 。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新生儿私处常见病之一,位于腹股沟区及阴囊内的囊性包块,俗称“水蛋”,与腹股沟斜疝一样,最容易出现是1岁以内的宝宝 。
形成原因:宝宝出现鞘膜积液,大多与先天因素有关 。如果出生后腹膜鞘突无法完全闭合,就会形成一个细小管道与腹膜相通,而腹腔液体通过细小管道流出就形成鞘膜积液 。
症状:腹膜鞘状突不完全闭合会导致腹股沟至睾丸周围的部位鞘膜积液 。积液形成的囊肿软的时候大小有所变化,早晨起来时,肿物可能会变小或者消失 。如果囊肿因张力高变硬后,就不会有变化了 。
你要特别注意的:当发现宝宝有鞘膜积液的症状时,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发热、病毒性感冒、附睾炎等情况也是宝宝患鞘膜积液的诱因,在这些情况发生后,建议做一些相关的检查 。
治疗方法:1岁以内的宝宝有可能自愈 。如果未能自愈,需要在2岁前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宝宝的囊肿张力过高,并且常常不舒服,需要进行早期手术 。
小阴唇粘连
宝宝外阴发育不完善,阴道粘膜较薄,因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而导致粘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