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的5种病症

看着像天使一样的宝宝 , 没有妈妈不感到无限幸福!但是有些状况却让惊慌感取代了幸福感 , 尤其对新手妈妈来说 , 因是第一次遇到 , 惊慌指数更是大幅提高 。若能在事前多阅读相关资讯 , 或许可以不会那么紧张 。
以下是宝贝在出生一个月内容易让妈妈紧张的5种状况:
一、新生儿黄疸
“Baby的皮肤和眼睛怎么看起来黄黄的?是不是有黄疸啊?”“小Baby的黄疸指数偏高 , 需要让他留院接受照光治疗……”
专家解释 , 当胎儿在母体内时 , 血液中所代谢的胆红素会经过胎盘到母体 , 通过妈妈的肝脏帮忙处理 , 刚刚脱离母体 , 宝宝的肝脏还无法立刻自己处理胆红素 , 无法顺利代谢 , 而引起皮肤、眼白泛黄 , 这就是“新生儿黄疸”的产生 。
医师说 , “黄疸指数”通常在出生第三四天开始上升 , 第七八天慢慢降下 。黄疸分为两种:
1、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指数在正常范围(12毫克/分升)内 , 并不需要做特别治疗 。但仍需观察宝宝的状况 , 如吃得好、体重正常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参照 “婴儿大便卡”3、4、5号)、小便颜色清澈(无青、褐色物质) , 妈妈就不用太担心 , 正常足月儿黄疸于一至两周内就会消退 。
2、病理性黄疸:指数偏高(15毫克/分升以上)时则需要治疗 , 通常会给予照光疗法 , 极少数状况下才需要换血处理 。她补充 , 通常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即出现黄疸者 , 且五六天后数值仍在15~17以上;足月儿黄疸超过2~3周;早产儿黄疸超过3~4周;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 , 最好送医检查(搭配新生儿筛检的结果) , 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治疗 。
由于有的宝宝需要留院接受治疗 , 难免碰到婆婆埋怨媳妇“怎么生的” , 对比专家就会告知“东方人易有黄疸” , 减少婆婆的埋怨 。有的妈妈则不舍得与宝宝分开 , 而有种“心碎的感觉” , 这就只能请妈妈暂时忍住思念了!哺喂母乳的妈妈则可挤出奶水 , 带到医院 , 一样能让宝宝喝到母乳 。
二、体重比出生时降低了
“为什么Baby的体重比出生时还低呀?”“看她吃得不不错呀!”“喂奶的量到底够不够呀?”
宝宝出生后的体重比出生时还低 , 这是正常生理性的脱水 , 特别是在出生后一周内比较明显 , 一般减少的程度为出生时体重的5%~6% , 之后会慢慢回升至出生时的体重 。若减少了7%~10% , 就需要观察是否有其他异状 。
特别是评估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哺喂”:如喝奶量、宝宝的吸吮状况、次数是否合适等 。因为喝奶量不够每日所需热量的话 , 体重自然无法增加 。
【新生儿常见的5种病症】喝配方奶的宝宝比较好观察每天喝了多少奶量 , 母乳宝宝就需要妈妈用更大的耐心与宝宝一起努力培养默契 , 尽可能让宝宝待在妈妈身边 , 也就是母婴同室 , 并依照宝宝的需求喂奶 , 相信体重很快就能回升!
哺乳妈妈加油!
“有黄疸的新生儿该不该喝母乳?”致力推广哺喂母乳的专家指出 , 如果确定是与喝母乳有关的黄疸 , 在一个月内会有所改善 , 并不需停止哺喂 。但很多时候是宝宝刚出生的前几天 , 还未与妈妈建立良好的默契 , 而造成喝奶量不够 , 使得体内热量不足、水分不够 , 这不但易使黄疸指数上升 , 也会让体重减少程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