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钙血症 从病因到护理全掌握

低钙血症分为早期低血钙和晚期低血钙 。早期低血钙常在出生72小时内出现,见于调节功能不正常,或胎儿贮钙不足或出生后磷进入量过多都可引起低钙血症
概述
立即控制惊厥和喉痉挛,其次补充钙剂,使血钙迅速上升,同时给予维生素D
【新生儿低钙血症 从病因到护理全掌握】      新生儿低钙血症治疗护理:
应立即控制惊厥和喉痉挛,其次补充钙剂,使血钙迅速上升,同时给予维生素D 。应强调母乳喂养或用钙磷比例适当的配方乳 。
一、止痉 可用地西泮0.3mg/kg静脉注射或灌肠;苯巴比妥5~8mg/kg静脉注射 。
二、补充钙剂
1、静脉补充钙剂:出现惊厥或其他明显神经肌肉兴奋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每次2ml/kg,以5%~10%葡萄糖等量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ml/min) 。必要时可间隔6~8h再给1次,元素钙总量为每天25~35mg/kg(10%葡萄糖酸钙含元素钙9mg/ml),最大剂量为每天50~60mg/kg 。在注射过程中,心率应保持在80次/min以上,否则应暂停;并应避免药物外溢至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 。
2、口服补钙:惊厥控制后可改为口服补钙,可用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1g/d,至血钙稳定于正常范围,对较长期或晚期低钙血症口服钙剂2~4周,维持血钙在2~2.3mmol/L(8.0~9.0mg/dl) 。对于无症状的低钙血症,多数学者主张只有在血钙显著低下,即血清总钙早产儿<1.5mmol/L(6mg/dl),足月儿<1.75mmol/L(7mg/dl)或游离钙<0.85mmol/L(3.4mg/dl)时,才予以钙剂治疗,可口服或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剂量同前 。
三、补充镁剂 对于伴有低镁血症者应注意补充镁剂,因单纯补钙,惊厥不易控制,甚至反使血镁更低 。此时应用镁剂治疗,不仅可使血镁浓度上升,而且血钙也可恢复正常 。证实存在低镁血症者,应于补钙后加静滴2.5%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2~4ml/kg,或25%硫酸镁0.2~0.4ml/kg,肌注,8~12h后可重复使用 。惊厥控制后可予以10%硫酸镁每次1~2ml/kg口服,2~3次/d,共5~7天 。血镁过高可致呼吸受抑制,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肌张力和腱反射,如有呼吸抑制现象,应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2ml/kg静脉注射 。硫酸镁口服量过大可致腹泻应引起注意,另外,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不宜肌注镁盐,以免发生肌坏死 。
发生低钙血症者即给10%葡萄糖酸钙1~2ml/kg,加5%葡萄糖1~2倍稀释缓慢静脉滴注,有症状者每8~12小时1次,症状控制后改为1次/d,静脉滴注,维持3天 。如短时间内症状未能控制,应同时使用镇静止惊厥剂,钙剂静脉滴注过快可使心脏停搏致死,如心率<100次/min应暂停注射,钙剂外溢至血管外可造成组织坏死 。
注意事项:
(1)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不宜肌注镁盐,以免发生肌坏死 。
(2)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肌张力和腱反射,防止血镁过高 。
(3)血镁过高,出现有呼吸抑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2ml/kg静脉注射 。
(4)硫酸镁口服量过大可致腹泻
四、维生素D治疗 对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者除补钙外,可口服维生素D3 1万~2万U/d,疗程需数月,对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者,需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3 。低钙血症伴低镁血症时,单纯补钙惊厥不易控制,甚至使血镁更低,应同时补镁 。
小编总结:1、鼓励母乳喂养,应生后6小时内就喂奶 。
2、孕母应每日定是户外活动,增加营养,特别是妊娠后期发现腓肠肌痉挛时,应查血钙,补充钙剂 。
3、加强围产期保健,定时产前检查,防止早产,加强产时监护预防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