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是智力发育的重要标志:婴儿吃手别打搅


 导读:小编外出时,经常会见到推车里的小宝宝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啃着自己的小手,一边用天真无邪的眼神安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那极度享受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小编家的宝贝也是个爱吃手的小家伙,几个月时最为疯狂,一天到晚都把手塞在嘴里,仿佛是连母乳都替代不了的美味,一刻也不愿松开 。现在都一岁多了,偶尔还要吮吸几下手指呢 。
研究表明,小婴儿从3~4个月起,会出现津津有味地吃自己的手和脚的有趣行为,稍大些,会将能取到手里的任何东西都放在嘴里吃一吃、咬一咬 。这使得许多讲究卫生的妈妈焦虑万分,认为吃手一定会带进许多脏东西,会让宝宝拉肚子、长虫子、铅中毒,长大一定吃手等等,因而就出台了一系列约束政策:将孩子的手裹起来;强行拉开孩子的手;给正在兴高采烈吃手的孩子难看的脸色和严厉的语言阻止;在孩子吃手时突然高声尖叫“又吃手了”,结果是孩子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或大哭起来 。专家说,婴儿吃手请别打搅 。
婴儿吃手是正常现象,家人不要强加干涉:
1、婴儿吃手是在感知外界
通常新生儿只会双手握拳,胡乱挥舞,其大脑尚不能指挥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 。到2-3个月时,随着大脑的发育,婴儿逐步学会两个动作:一个是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看,另一个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 。对于他们来说,吮指是一种学习和玩耍 。起初他们只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接着是吮吸两三个手指,最后发展到只吮吸1个手指,从笨拙地吮吸整只手,发展到灵巧地吮吸某一个手指,这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大有提高 。吮吸手指动作,促使婴儿手、眼协调行动,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抓握玩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这一时期的婴儿主要是通过嘴来了解外界,婴儿认为手也是外界的东西,所以总爱将它塞进嘴里吮吸感知 。
2、婴儿吃手是阶段性发育的结果
这个动作和孩子的喜怒、运动一样自然 。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他的四肢动作还是无意识的,两三个月以后,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上肢运动逐渐有了目的性,但他此时还不知道抓玩具,因而会把手自由地放在口中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的一个飞跃,这表明他的上肢神经支配已经比较成熟 。
3、婴儿吃手是学习行为,应当合理看待
对于婴儿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 。如果孩子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的小手进行抚摩、摆动,以转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会拿玩具时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摇动、摆弄玩具,把婴儿的双手占住,使他无暇去吮吸手指 。
再过一两个月,由于孩子已经具备了伸手拿玩具的能力,他会把眼前见到的玩具等抓在手里,并准确无误地放入嘴里品尝 。这种品尝行为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可以通过嘴的感觉,分辨出玩具与手的区别 。从而进一步有意识地触摸周围的一切,这样对大脑的发育、肢体肌肉的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 。
虽然吃手是孩子的学习行为,但当孩子吃手时,家长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防止异物伤害孩子
孩子能够到的地方,不要放钮扣、豆子等可能放入口中引起气管或食管异物的小物品,玩具等也要无锐角、边,否则会伤害孩子 。
2、注意“孤独”引起的吃手行为
有时家长忽视与婴儿的交流,孩子会由于缺少爱抚,以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表明孩子感到孤独,需要与大人交流,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
【吃手是智力发育的重要标志:婴儿吃手别打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