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面部护理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面对新环境还不适应 , 难免出点小麻烦 , 若是小小的眼睛鼻子出了问题 , 妈妈仅仅心疼是不够的 , 此时 , 你的小宝宝更需要你精心的照料 。只是对柔软有弱小的宝宝 , 妈妈们都会有点不知所措 , 不知道该怎么清洁新生宝宝的五官 。特别是那些新手妈妈们 , 因为是第一次做 , 该用什么 , 该怎么做 , 满脑子都是疑问 。苦恼的她们不做不行 , 做错了更不行 。
妈妈在为新生儿护理面部的时候 , 需要多加小心
对此 ,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生儿头面部、五官的生理特点 , 才能更好的避开禁忌 , 更加得心应手的为宝宝做护理 。
五官
耳:耳软骨发育良好 , 已形成耳廓 。出生2~7天后开始有听觉 , 2~4周时能较专注地听外界声音 。
嘴:口腔内牙龈和硬腭上有小白点 , 俗称“马牙” , 属正常现象 , 一般在生后2~3周逐渐消失 。
眼睛:眼睑处可见到微小的出血点 , 此时新生儿的眼发育尚不成熟 , 有一个生理性远视过程 。大部分新生儿眼运动不协调 , 常有生理性斜视 , 一般在2~4周时消失 , 故不能在婴儿床上方挂固定的玩具 , 否则就会有内斜(俗称对眼)的可能 。
鼻:鼻尖部可见到粟粒疹 , 鼻腔较狭窄 , 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 , 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而发生鼻塞现象 。
【新生宝宝面部护理的注意事项】头面部
面部皮肤与全身皮肤一样十分娇嫩 , 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 , 以后逐渐吸收 。胎脂吸收后 , 由于表皮薄 , 皮肤富于血管而呈浅红色 。多数新生儿在生后2~3天可出现黄疸 , 约在生后10~14天消退 。
头部相对较大 , 约为身长的1/4 , 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 , 前囟斜径为2~2.5厘米 , (前囟约在12~18个月时闭合) , 后囟已闭或尚开放 , (后囟于2~4个月时闭合) 。可隐约辨认骨缝 , 头皮可由于局部水肿而形成产瘤 ,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吸收 。
了解了新生儿头面部、五官的生理特点后 , 我们再来更进一步 , 来了解如何护理新生宝宝的头面部及五官的各种事项 。
准备用物:婴儿专用脸盆一个(内置半盆温水 , 水温38~43℃) 。护理篮内放柔软棉质小毛巾两条、婴儿洗发香波一瓶、消毒棉棒一包、茶壶一把(内置温水)、盛污物的小盘一个、小剪子一把、干净上衣若干 。
操作方法:用左臂抱起新生儿 , 并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孩子的臀部和双下肢 , 左手托住头颈部 , 用拇指和中指压住婴儿双耳 , 使耳廓盖住外耳道 , 防止洗脸水进入耳道引起炎症 。右手将一块小毛巾沾湿后略挤一下 , 先洗双眼 。注意小毛巾擦过一只眼后要换一面擦另一只眼 , 然后将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 , 再擦前额、面颊部及嘴角 , 拧干毛巾擦干面部 。
接着洗头 。先将婴儿洗发香波倒少许于手中 , 轻轻在头上揉洗 , 注意勿流进眼睛里及耳道内 , 最后请另一人帮助用小茶壶的温水冲净头发并擦干 。接着擦洗颈部、腋下、前臂及手 。新生儿双手大多紧紧握拳 , 如不洗净擦干 , 掌心皮肤易糜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