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脑震荡 你知道多少?

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心烦意乱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会使劲摇荡宝宝的身体和头颈部 。有的人为了让孩子高兴,会把宝宝高高地抛向空中,或者让宝宝站在大人的手掌上来回旋转走动 。专家指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有不慎孩子会跌落,使得头颅内脏损伤或四肢骨折,而摇晃婴儿头颈部还可使宝宝脑部受伤,甚至引起死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宝宝出现脑震荡呢?
什么是婴儿摇荡综合征?
什么是摇荡综合征?
婴儿头颅很脆弱婴儿摇荡综合征 (SBS)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以6个月的宝宝更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 。宝宝为什么会发生SBS?原来,婴儿脑部占体重的1/4,而成人的这一比例为1/38~1/40 。如1岁婴儿脑重为900克左右,而成人脑重为1500克左右 。婴儿颈部肌肉不发达,柔软娇嫩,对头颅支撑力弱,当剧烈摇晃或震荡头部,或把孩子向上抛时,由于颅骨组织比重大,而颅内脑组织比重小,在向上抛和自由落下的过程中,从加速到减速,两者发生速度差,形成一种剪切力,使紧密坚硬的颅骨与柔嫩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轻者会致脑震荡,重者可引发脑挫裂伤、脑水肿、高颅压昏迷、抽风甚至死亡 。
胎儿在母腹中三个月时就开始感受到随母亲动作而至的轻柔摇晃,这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中枢,使孩子出生后睡觉时能保持畅通而有力的呼吸 。摇篮的轻微摇晃会使婴儿身体各种神经反射发育得又快又完善 。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统完全成熟前,必须要经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摇晃,才能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孩子骑木马、荡秋千、玩旋转游艺车的原因 。然而摇晃不是摇荡,摇晃过于剧烈变成摇荡就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
最好避免摇荡婴儿要避免婴儿摇荡综合征的发生,除了预防和反对对儿童的暴力外,还要注意不做那些无意或善意的习惯性摇荡婴儿的动作,特别是过度用力上下或前后摇荡宝宝、高举抛接、将宝宝摔在床垫或沙发上、让婴儿使用无法支撑其头部的坐椅、只扶住宝宝腋下而将其放在大腿上用力摇晃等危险动作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睡卧在电动摇摇床上 。不要将头颅发育不成熟即不能抬头的婴儿放在震荡很明显的推车里 。不要把小于6个月的婴儿强行放在不能平躺的婴儿推车里让其坐下 。  
长久累积或短期摇荡所造成的头部伤害,在孩子的头颅外表可能看不到任何受伤的痕迹,因此年轻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 。若宝宝出现以下情况父母应该高度警惕:呕吐、神志怪异、没有精神、呼吸心跳急促、抽筋、昏迷等 。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
脑震荡的患者都表现为外伤后短暂性意识丧失,由于脑干内传导束轴突剪切应力损伤,较大儿童在清醒后会出现持续性头痛、呕吐、眩晕、精神紧张,逆行性遗忘症状等 。病理表现为脑干中线网状核中大神经元的染色质溶解和树状突中糖原的积聚 。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
一、在年龄稍大儿童,其临床表现通常类似于成人:
1、 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并伴随有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活跃;
2、 在下位脑干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血管神经中枢及自主神经调节的紊乱,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暂停继而浅弱等一系列反应;
3、 部分患儿尚可出现短暂性失明 。
二、对于婴幼儿,其临床表现为:
1、短暂意识障碍可不明显,往往只表现为外伤后短暂发愣,对外界刺激无反应,随后恢复肢体运动;
2、出现嗜睡、易激惹和呕吐;
3、婴幼儿脑震荡后,虽然可以没有病理结构的改变,但可发生弥漫性脑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