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源自“最佳挫折”


挑上一片厚厚的桂树叶子,在药水中“咕咚咕咚”煮上十分钟;用镊子轻轻夹出,平铺在纱布上沥干;拿一把小牙刷,三下五除二就把多余的叶肉剔去,剩下纹路清晰的叶脉;用喜欢的墨水染上颜色 。一片美丽的叶脉书签就诞生啦!
幼儿园老师正在教做叶脉书签,小朋友们个个看得心痒痒,老师可知道他们的心思,放学后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两片经药水浸泡的叶子,让他们回家亲自体验制作叶脉书签的乐趣 。
华华无比兴奋,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要来工具,“像模像样”地准备开工 。妈妈好奇地探过头来:宝贝儿子一向笨手笨脚,这次要捣鼓什么?
华华胖乎乎的小手笨拙地把树叶固定在纱布上,拿起牙刷,无比神圣地朝着被揉得皱巴巴的树叶“轻轻”一刷,叶肉居然没和叶脉分离 。再刷,叶片还是纹丝不动 。“怎么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华华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小脸憋得通红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使出吃奶的劲头用力一刮,叶片立即破了一个大洞 。“啊——”华华这下可傻了眼,急得直跺脚 。
一旁的妈妈再也看不下去了:“走开走开,你怎么会做,妈妈来给你弄 。”华华嘟着嘴,不情愿地离开了“工作台” 。第二天,华华的叶脉书签最漂亮,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看着别的小朋友叽叽喳喳议论着自己制作的过程,华华却插不上话,他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什么事都做不好 。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个成人都或多或少想要为孩子扫清障碍,让他们的成长少受挫折 。但精心营造的“无忧无虑”的环境,反而会让孩子体验到像华华一样的无能感 。
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只要让它成为“最佳挫折”——一种家长可控的挫折,它就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
或许你会说,孩子遇到的挫折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家长看待孩子受挫的态度却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的态度是过度保护,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像华华那样缺乏自信、一蹶不振;如果你的态度过于轻描淡写,那么孩子就无法从中吸取教训,也就无法从挫折中学会成长 。家长只有掌握好这个“度”,拥有帮助孩子分析挫折的智慧,才能帮助孩子把各种挫折转化成“最佳挫折”,从而帮助孩子成长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如何将各式普通挫折转化成“最佳挫折”的——
低估型的奶奶
我家孩子不行的,
老师多关照哦
作为家里唯一的孙子,小明被奶奶宝贝得不行 。每天放学时,奶奶总是早早在幼儿园门口翘首以盼,见到小明就递上各种零食,然后熟练地接过小书包背在自己肩上 。在奶奶的看护下,小明从没有自己背过书包、提过东西 。虽然家离幼儿园只有几步之遥,但是奶奶怕书包把他“压坏了” 。
见到小明的班主任,奶奶还不忘凑上去,说:“老师,我家小明不行的,你讲课慢一点,否则他听不懂哦 。”此时的小明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心想:“我哪有听不懂,都是你,老师总是对我‘另眼相看’,我才不要这种特权呢 。”
怕烦型的妈妈
洗次衣服家里就像闹水灾,还不如我自己来
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们尝试洗洗自己的小手帕,第一次做事的星星难免生疏 。不知该抹多少肥皂,由于用力过大,一整块肥皂被拦腰截断;不知洗衣服的正确动作,手掌搓得生疼,污渍还是没洗掉??不管怎样,这对于星星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谁不是在错误中一点点长大呢?可这时,妈妈不耐烦了:“你洗一次衣服家里就像发了水灾,还不如我自己洗来得省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