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根据训练强度定做营养食谱

【解放军根据训练强度定做营养食谱】核心提示:在一炮连,采访人员目睹了该连制定下周食谱:杨小虎启动配餐系统,输入的不是蔬菜、肉蛋品种,而是连队下周每日训练课目 。数秒后,一份根据训练强度量身定做的营养食谱从打印机输出 。
核心提示:在一炮连,采访人员目睹了该连制定下周食谱:杨小虎启动配餐系统,输入的不是蔬菜、肉蛋品种,而是连队下周每日训练课目 。数秒后,一份根据训练强度量身定做的营养食谱从打印机输出 。
王军本报特约采访人员赵丕聪
小强是营里有名的胖子,多次减肥也不见效 。今天上午,采访人员在成都军区某团看见他,却惊喜地发现:小强变瘦了!营长付宗文告诉采访人员:“小强的可喜变化,得益于团里全面推行生活保障信息化管理,使官兵生活管理步入科学化轨道 。”
中午,采访人员到一炮连吃碰饭,摆在餐桌的是5菜1汤:宫保鸡丁、红烧牛肉、糖醋白菜、麻婆豆腐、西红柿炒鸡蛋、紫菜肉丝汤 。司务长杨小虎介绍:“别小看这份食谱,它是根据官兵生理、训练和工作需要,按营养供量标准和各类各种食物营养价值,通过团里的生活管理软件系统,科学综合评估制定出来的 。”
过去官兵吃得不科学,主要是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和科学评估机制 。如今,团里以局域网为平台,实现了科学配餐和营养监控,彻底扭转了“吃饱就能保证体健力壮”的状况 。
在一炮连,采访人员目睹了该连制定下周食谱:杨小虎启动配餐系统,输入的不是蔬菜、肉蛋品种,而是连队下周每日训练课目 。数秒后,一份根据训练强度量身定做的营养食谱从打印机输出 。“以前吃啥是按市场和官兵口味安排,这份食谱是由电脑分析程序,与嵌入的《军队食物定量标准》、《军人营养量标准》和训练强度综合平衡自动生成的 。”
透过制定食谱,采访人员深切感到,吃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摄入的营养素够不够 。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生活评估管理体系,实现了生活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 。
“连队临时调整训练或工作日程,会不会造成官兵食物定量和营养标准降低?”采访人员就此请教团生活服务中心主任王永彬,正巧三连报告:“连队晚上临时夜训,需要加餐 。”王永彬轻点鼠标,夜训食谱转眼生成,《伙食营养鉴定报告》系统显示:现有主副食保障品种、营养素摄入量能够满足官兵夜训需要 。
三连连长陈建告诉采访人员,连队只要提前两个小时将改餐情况上报,团生活服务中心就能随时提供保障 。强调膳食科学,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这两年连队再也没有逼“胖子”减肥的事,大家体型都符合大纲规定标准 。
生活保障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营养餐”,还有生活管理模式的变化,炊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上传食谱、预约采购,连队炊事人员平均减少一至两名 。在司务长杨小虎的指导下,采访人员点击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输入使用代码和密码,横向链接各伙食单位、纵向链接生活服务中心和机关的生活保障网,各伙食单位经费开支、账目管理、每日伙食营养搭配、主副食价格等20多个生活管理方面的情况,一目了然 。上级不但可以随时查阅,各伙食单位也可在网上监督 。
(本报成都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