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商教育怎么进行


孩子情商教育怎么进行

文章插图
孩子情商教育怎样进行——传统教育误区
问问自己,我是“情商盲”吗?情商(EQ)比智商(IQ)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至整个事业成败得失状况 。情商才是人生成就的真正主宰 。但是——
许多年来,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多认些字,多背些诗,多识些数就行了,以后又为孩子上学能否得高分而或喜或愁 。其实,这是陷人了一个教育的误区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伊利诺州一所中学几十位优秀毕业生进行过跟踪研究,这些学生的平均智商(即语言和逻辑分析能力)是全校之冠,学习成绩也都很好 。但是,他们到近30岁时大都表现平平,中学毕业十年后,只有1/4的人在本行业中达到同年龄最高阶层,甚至很多人的表现远远不如同行 。
曾参与此项研究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凯伦·阿诺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指出:“面对一位毕业致词代表,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的考试成绩不错,而对一位高智商者,你所知道的也就是他在回答某些心理学家所编制的智力测验时成绩不错,但我们无法对他的未来成败,作出准确的预测 。”凯伦·阿诺对片面智商教育的有用性的评价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心理学家的观点,也道出了传统教育目前所处的窘迫处境 。
那么,上述高智商的失败者缺的是什么呢?是——情商 。
1.情感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2.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3.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4.对情绪进行成熟的调节能力 。
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 。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 。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惩罚和管束来解决,不懂得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诱导 。近年来,笔者通过有目的的观萌发现在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中情商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
l.有的孩子性情孤辟、不合群、不愿与人相处,为了达到脱离集体、回家独处的目的,不惜用尿裤子的办法;
2.娇生惯养,霸道,事事不让人;
3.粗野成性,随便打人,骂人,说脏话,不懂得什么叫团结友爱;
4.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中乱跑乱闹,自控能力极差;
5.情感淡漠,责任心差;
6.见老师布置教室从凳子上掉下来 。哈哈大笑,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帮助别人;
7.绘画时反复涂画,又反复用橡皮擦,缺乏自信;
8.看到别的小朋友犯错误时,不是劝告、帮助,而是去告状;看到老师批评惩罚犯错的小朋友时则表现出幸灾乐祸和解恨的情绪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
上述事例从情商角度来观察分析,顿时显得触目惊心起来 。原来,我们相当多的教师和家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情商盲”的状态,这该是何等误人子弟啊?!
如何在幼儿期进行情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