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福音:新生儿九大护理难题全解答

“新生儿期”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挽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宝宝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成了家庭的重点呵护对象 。其实有些新生宝宝的异常生理现象,比如吐奶、打嗝、生理性黄疸、打喷嚏等,并不是病理性的,家长不用过分惊慌,重在处理得当 。
眼部清洁
问题1:怎样清洁眼部区域
如不慎将肥皂水或任何刺激性液体流入婴儿眼内要及时进行眼部冲洗 。
准备用品:细颈小茶壶一把,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0.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 。
护理要点:需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将细颈小壶的壶嘴距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处,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缓缓冲向婴儿眼睛 。注意冲洗时勿将水流入耳道,水温不可过高,冲洗时水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婴儿眼部组织 。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 。如果还有需要,再用同样的方法冲洗另一只眼睛,冲毕双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 。
问题2:怎样清除鼻内分泌物
新生婴儿鼻黏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而致呼吸不畅,烦躁不安 。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儿鼻堵的重要原因 。
准备用品:消毒棉棒一包,清水 。
护理要点: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蘸清水往鼻腔内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黏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 。

耳部清洁
问题3:怎样清洁耳部
足月新生儿耳部已完全成形,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 。发生炎症后,对由于局部组织肿胀刺激,压迫神经,新生儿会感到疼痛较剧烈,往往不停地哭闹,夜间难以安睡 。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 。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按时给宝宝服药、滴药,局部热敷 。
准备用品: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 。
护理要点:妈妈洗手后,将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轻擦净外耳道分泌物,如分泌物过于黏稠不易清理时不要粗暴用力操作,要用棉棒蘸取生理盐水或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廓,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廓,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按摩耳廓5分钟左右 。注意滴耳药的温度应接近体温,以37 7℃为宜,以免引起婴儿产生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注意滴药时一手拉住耳廓向后下方牵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使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深部 。
问题4:怎样清洁口腔
正常新生儿无须进行口腔护理,喂奶后擦净嘴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黏膜干净清爽即可 。如患了口腔炎症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 。
准备用品:一个干净的消毒小碗,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一把,棉棒一包,装有温水的小茶壶一个,小毛巾两块 。
护理要点: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 。用镊子夹住一个盐水棉球,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次棉球 。注意不要触及咽部,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造成窒息 。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部根据需要涂药 。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后方可使用 。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造成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