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的声音


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的声音

文章插图
大量实践证明,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都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会倾听是学会说话的基础 。
一、倾听对孩子的早期成长有重要作用
有些父母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到了三岁多,突然变得特别不听话,无论父母对他说什么都像没听见一样,其实这正是3岁左右孩子的年龄特点 。他们喜欢自说自话,不太会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他们在讲到自己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事情时,既不会注意别人在说什么,也不去关心别人是否在听自己说话 。
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还不懂得倾听 。可以说,倾听是孩子们学会说话的第一步,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倾听 。孩子也必然会在仔细倾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二、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帮助孩子辨认声音,区别声音,是提高孩子倾听能力的重要途径 。给孩子呈现的声音要尽量丰富,语言简单、明了,富有童趣,词汇生动、形象,声调平仄有声、抑扬顿挫,表情动作夸张、传意,这样孩子自然听得认真,听得开心 。
1.引导孩子注意室内的各种声音
【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的声音】和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并且说出是什么声音 。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形象地、夸张地说出声音 。比如鸣笛开水壶“呜呜”的响声、开水冒泡泡的“沽沽”声、电话铃的“滴嘟”声、水龙头“滴嗒滴嗒”的漏水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等 。如果可能,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声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
2.鼓励孩子仔细倾听户外的声音
当孩子置身于户外时,他可能掉进了声音的海洋 。如果不注意,他可能什么声音也没听见,但如果注意仔细听,就会发现许多美妙的声音来 。如火车驶过时的“呜呜”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狗“汪汪”的叫声,小朋友玩耍时的欢叫声,建筑施工现场传来的“突突”声,行人路过的脚步声,甚至是偶尔传来的咳嗽声 。孩子们都喜欢听洒水车的声音、警车的声音、救护车的声音、消防车的声音,父母要引导孩子区别声音的不同,也可以向孩子解释这些不同声音的重要意义 。
3.和声音玩游戏,鼓励孩子寻找声音
捉迷藏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学前期的孩子 。父母可以在家里某个地方放点音乐,让孩子顺着声音把“音乐”找出来,也可以自己藏在某个角落,让孩子随父母的声音找到父母 。
4.通过猜谜语,引导孩子仔细去听
寻找一些适合孩子的有趣的谜语,甚至是选用家里任何东西来自编谜语,让孩子通过听的游戏来学习仔细听 。因为孩子要想猜出是什么东西,他一定先要仔仔细细听 。比如说:“有个东西,是玻璃做的,有四条腿,可以在上面吃饭、画画 。”孩子仔细听后会说是桌子,得到肯定后,他一定很有兴趣继续玩下去 。
5.激发孩子自己制造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如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孩子会更有兴趣去听,同时,父母的参与和引导也必不可少 。唱歌的声音好听,敲门的“咚咚”声好听,照像机“咔嚓”声好听,有节奏的拍手声也好听 。上楼下楼有声音,开门关门有声音,看书翻书有声音,呼气吸气也有声音 。让孩子知道,好听的声音无处不有,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仔细去倾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