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护理9大焦点新解( 二 )


4、囟门太软不能碰
过去的观念认为新生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因此对于囟门附近的头垢,新手爸妈更是不敢轻易触碰,更不敢清洗 。
专家点评: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毫无科学根据 。
囟门,俗称“天顶盖”,是宝宝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末完全衔接的部分,偏前囟门和后囟门 。随着宝宝颅骨的不断生长,前囟內通常在生后18个月前闭合,后囟门在生后3个月内闭合 。囟门固然很重要,要注意保护,但传统育儿经验中“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
妈妈这样做:有接父母认为头垢有保护宝宝前囟的作用,不愿意把它洗掉,但实际上头垢是宝宝出生时头皮上的脂肪,加上以后头皮分泌的皮脂,再粘上灰尘而形成的,留着极不卫生,还会影响宝宝头皮的正常作用,所以应当洗掉 。在清洗头垢时,如果硬剥硬洗根容易损伤头皮,引起细菌感染 。新手妈妈可用煮熟冷却后(手触没有热感)的植物油轻轻涂抹在宝宝的头垢上,使头垢软化,然后再用婴儿专用清洗液和温水洗净 。如果虽然洗得很干净,但很快又长出来,这种情况可能是宝宝患了脂溢性皮炎,应带宝宝到医院皮肤科请医生处理 。
5、声音易让宝宝受“惊吓”
一些老人认为新生宝宝怕声响,易受惊,于是把坐月子的妈妈和新生宝宝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宝宝 。
专家点评:太安静反而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
宝宝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 。由于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宝宝对刺激还缺乏定向力,他(她)们还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 。有时看起来像被惊吓了,其实这并不是宝宝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惊跳 。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 。这种现象会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 。
妈妈这样做:宝宝真正需要的是妈妈营造的良好生活环境,科学的训练听觉 。首先妈妈要给宝宝一个有声的环境,如:走路声、水声、刷洗声、说话声等,这些声音会给宝宝听觉的刺激,促进听觉的发育 。此外在宝宝清醒时,爸爸妈妈还可人为地给宝宝创造一个有声的世界,用亲切的语调和宝宝说话,用摇铃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等,不仅能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还会使宝宝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
6、新生宝宝怕冷不怕热
看着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是那么的娇嫩和柔弱,很多父母爱子心切,唯恐宝宝被冻着,即使是6、7月份的大热天,也会给宝宝包裹得密不透风 。
专家点评:没有科学根据,如果保暖过度易得“脱水热” 。
【新生宝宝护理9大焦点新解】正常新生宝宝出生后第1天的环境温度为33℃~35℃,以后逐渐降低,但由于新生宝宝皮下脂肪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差,一旦环境温度的改变超过了宝宝机体调节的能力,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过高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保暖不好,体温就会下降,甚至出现硬肿 。但是过分保暖也是不正确的,如果宝宝体温升高到39℃~40℃,就有可能引脱水热,甚至引起抽风 。
妈妈这样做:宝宝居室的温度宜保持在20℃~22℃,既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而且湿度也应保持在40%~50% 。如果宝宝是在夏天出生,衣服不能穿得过多,包裹不能太紧,房间要开窗开门通气,地上可洒些水 。天气很热时宝宝不需穿衣服,睡眠时在腹部盖条毛巾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电风扇或空调的风应避免直接吹到宝宝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