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冻头腹足
一些身体部位如头、脚、肚脐等应被排除在秋冻之外 。中医学有“头为诸阳之汇”之说 。就是说人体手、足的阳经都在头部会聚 。如果头部被冻住了 。体内阳气便容易走散 。同时中医还认为 。“寒”邪是一种阴邪 。最易伤人阳气 。身上衣服穿得再厚 。要是不戴帽子 。就像暖水瓶不盖塞子 。还是不能有效保暖 。因此 。在秋天风大、气温下降之际 。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 。最好戴上帽子 。避免受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 。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 。皮下没有脂肪组织 。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 。对外部刺激敏感 。若防护不当 。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 。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如果寒气直中肠胃 。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 。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 。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 。并且脚远离心脏 。血液循环最为不畅 。所以 。有“寒从脚起 。热从头散”的说法 。传统养生也非常重视“脚暖腿不凉 。腿暖身不寒”的理念 。研究证实 。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 。因此 。秋季应注意脚的保暖 。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
当然 。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 。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 。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 。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 。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 。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 。因此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 。除此之外 。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
“一场秋风一场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次次秋风秋雨 。带给人们的是明显的寒意 。
长江流域有句民间谚语“白露身不露” 。是告诫人们白露节气一过 。穿衣服就不能再露体的一句民间警谚 。因为“白露”过后 。气候逐渐转凉 。特别是一早一晚 。更添几分凉感 。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 。穿着短裤 。就容易受凉 。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 。不可脱衣裸体 。贪取风凉 。”若衣单体露 。轻则易患感冒 。重则易染肺疾 。因秋季主气为燥 。燥易伤肺 。“白露”过后燥气渐盛 。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 。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 。如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 。无力抵御外邪 。则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 。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 。使经筋阻痹 。可出现四肢痹症 。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 。露了冻泻肚 。”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 。撤掉凉席 。关上窗户 。换上长袖衣入睡 。将薄棉被备在床头 。是十分必要的 。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 。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 。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
眼下 。尤其是中青年 。追求时尚 。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 。显示青春靓丽 。但是 。显示青春靓丽也要量力而行 。至少偶尔为之 。如果此时将“刻意”露出的后背和肚脐 。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 。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对于北方人来说 。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 。白露一过 。更要注意足部保暖 。以防寒邪侵袭 。
【白露节气 白露身不露春捂秋要冻】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白露注意保暖的注意事项 。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勤穿衣勤保暖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 秋分节气 秋凉来袭需要牢记的保健原则
- 顺产妈咪的产后塑身练习
- 杨颖个人资料真实身高多少 被曝人品爆差是怎么回事
- 如何给新生儿擦洗身体?
- 新手爸妈必看!哄睡其实非必须
- 帮宝宝身体按摩的神奇功效
- 顺产妈咪产后塑身练习规划
- 婴儿皮肤的7大奥秘
- 冬季婴儿洗澡绝对别用爽身粉
- 宝宝怎样科学补钙 宝宝本身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