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未了!银行加速理财资产回表 业绩受多大影响?这些股份行提前完成

摘要【冲击波未了!银行加速理财资产回表 业绩受多大影响?这些股份行提前完成】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银行表外资产的回表步伐也在加速 。多家银行均在年报中披露了为理财回表计提不良拨备的情况,而这一措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侵蚀银行当期的利润数据 。(券商中国)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银行表外资产的回表步伐也在加速 。多家银行均在年报中披露了为理财回表计提不良拨备的情况,而这一措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侵蚀银行当期的利润数据 。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日前报道,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股东大会上面对关于平安银行创利能力下滑的诘问,解释称“去年因全行非标理财提前清理,拨备计提增加等因素,利润受到较大影响” 。
广州农商行也在年报中表示,去年该行净利润下滑33.30%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表外理财存量业务历史包袱计提拨备,导致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
“有银行已经提前完成了回表工作,但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存量产品规模较大,压力也比较大 。”有股份行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 。在近期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也坦言,今年理财回表对银行资产质量和利润指标的冲击还将持续 。
理财回表进度不一
从年报信息来看,各行理财回表进度不一,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已提前完成表外不良的回表及拨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表外理财不良,银行普遍通过回表计提拨备、核销的方式进行处置,但未产生不良的表外存量老产品是否将继续回表尚待观察 。
“目前来看,已经确认的不良资产基本上都已经实现回表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现在还有一部分资产池运作没有完全按照净值化估值的理财老产品,如果未来处置过程中出现不良,我们还会根据监管政策要求进行适度回表,但这部分金额现在还不好确定 。”
【冲击波未了!银行加速理财资产回表 业绩受多大影响?这些股份行提前完成】年报显示,2020年度招商银行共完成理财资产回表本金金额126.29亿元,并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逐笔计提资产损失准备121.26亿元 。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也在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宣布,该行表外非标理财已在去年基本实现全额回表,问题资产基本完成核销,提前一年完成理财回表任务,出清了“历史包袱” 。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经营中不会有‘黑天鹅’ 。”谢永林说 。去年全年,平安银行因理财回表等计提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272.70亿元,同比增加210.31亿元;累计核销理财回表等非信贷不良315.76亿元,同比增加306.82亿元 。
相比于往年,去年多家银行的非信贷资产拨备出现大幅波动,这一指标的变化体现出银行表外不良资产的回表正在提速 。“我们财报里有一个很大的数据变化,就是非信贷拨备大幅增加,这个增加就是顺应资管回表的风险拨备计提 。”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2020年,该行主要为回表的理财资产按照其风险情况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84.93亿元,比上年增加42.26亿元,同比增长99.04% 。民生银行年报也显示,去年该行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08.84亿元,较上一报告期增加了102.50亿元 。
国有大行的年报中,对理财回表相关信息的披露较少 。交通银行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该行没有安排回表资产,而是留在了存量产品中,后续预计会在表内计提一定拨备,具体金额还在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 。
回表冲击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