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是怎么“割韭菜”的?非法荐股套路揭秘( 二 )


真有这样的好事吗?张冠向朋友咨询 。这位朋友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诫他要当心 。
“此前 , 我也在炒股群里跟着‘指导老师’炒股 , 小赚一笔 。后来 , ‘老师’反复暗示、明说甚至是逼迫式地游说我增加资金投入 , 还向我推荐配资软件 , 号称最高提供15倍杠杆 , 远低于市场月息 。在注册认证后 , 准备缴纳配资保证金 。尽管交易人员称 , 这个APP运营多年 , 而且是与多家知名券商合作的 , 但幸亏我在转账前搜索了这个APP的情况 。结果发现已有多位投资者在网络举报 , 该APP疑似虚拟盘 , 且在该平台配资交易盈利后无法提取现金 。由于没有转账 , 我后来被管理员直接踢出了这个炒股群 。”张冠的这位朋友说 。
果然 , 在张冠试了几次后 , “老师”就劝诱他加入“高级群” , 前提是缴纳一笔会费 。由于联想到朋友的情况 , 再加上“老师”推荐股票的市场表现也并不是像吹嘘的那样让投资者包赚不赔 , 张冠担心后续还会有一环扣一环的“诱骗” , 就果断退群了 。
事实上 , 张冠拒绝的正是非法荐股 。与早年间在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出现的非法荐股相比 , 当前通过互联网和相关平台进行的非法荐股活动的“捕获面”更广 , 门槛更低 。像蜘蛛网伸向四面八方的非法荐股信息 , 通过手机微信和网络直播等途径铺天盖地地向投资者袭来 。个人证券账户信息泄露 , 也让非法荐股的操作人员可以更精准地“收割” 。
非法荐股“套路”深
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调研发现 , 各类非法荐股活动背后是斩不断的利益链 ,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套路骗取投资者的巨额钱财 。
目前 , 非法荐股活动的“盈利模式”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收取会员费、服务费、咨询费 。比如 , 近期被广东警方查处的“黑心”投顾机构大连华讯 , 就通过在网络平台投放广告 , 以免费领取“金股”的噱头吸引股民关注 。警方披露 , 据初步统计 , 大连华讯涉案金额高达27亿元 , 投资受损人遍布各地 。
二是与“庄家”联手 , 吸引股民入场“抬轿子” 。上海证监局披露的一个案例显示 , 不法团伙利用电话、直播间、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忽悠式荐股” , 诱骗投资者高价接盘 , 掩护“庄家”顺利出逃 。
三是不法分子通过在社交平台拉群荐股、直播间讲课 , 最后忽悠股民到虚假投资平台上投资 , 骗取投资资金或平台充值费 。这些所谓“荐股群”大多是彻头彻尾的“骗子群” , 群里从“管理员”到“老师”“助理”甚至是部分“群友” , 皆由骗子伪装 。
业内人士提醒 , 如果说第一类还与“股”相关的话 , 那么 , 第二类和第三类就是赤裸裸的诈骗了 。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违法活动的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 , 大力清理网络和媒体违法信息 , 但“非法荐股”现象仍屡禁不止 。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 , 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兴起为不法分子提供施展骗术的平台 。除微信、QQ等平台外 , 随着视频网站兴起 , 一些所谓知识区领域UP主、证券投资大V队伍也是鱼龙混杂 , 其中不少UP主、大V以“荐基”“荐股”谋生 , 但并不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