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是怎么“割韭菜”的?非法荐股套路揭秘( 三 )


监管难度大是非法荐股乱象难以根治的另一原因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坦言:“从调查取证看 , 打击‘非法荐股’存在一定难度 , 此类案件查证难度比较大 , 需要很大耐心和持续投入 。囿于执法力量和监管资源不足 , 打击非法荐股活动还没有形成合力 。”
此外 , 不法分子越来越狡猾 。张冠说 , 在他所在的“股票交流群”里 , “老师”发的信息大多会采用图片方式发送 , 部分敏感词语会用谐音字代替 。另一些案例表明 , 不少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身在境外 , 给追责和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
从严打击需合力
尽管有关部门持续从严打击非法荐股等乱象 , 但投资者仍频受侵扰 。公安部网安局4月9日公布的一则案例显示 , 浙江宁波余姚网警大队近期查清了一个为境外“杀猪盘”开发和制作虚假股票APP的犯罪团伙 。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 , 当事人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始终在犯罪团伙模拟的虚假股市APP内转悠 , 根本从来没进过股市大盘 。
专家指出 , 从近期“杀猪盘”等乱象分析 , 不法分子更多是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直播室、论坛、股吧、QQ等互联网工具或相关平台进行非法荐股活动 。由于网络虚拟电话技术水平的提高 , 打电话的形式也比较常见 。在这种情况下 , 各方要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
一方面 , 应尽快完善对在网络上开展证券投资咨询行为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表示 , 诸如上述虚假股票APP、“杀猪盘”的案例不胜枚举 。软件开发门槛、开发成本非常低 , 这种绕开应用商店“曲线下载推广”的虚假非法APP已成“杀猪盘”中的“利刃尖刀” 。投资者一定要慎重 , 应到正规投资咨询机构咨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监管部门应更细致地划定合法投资咨询与非法荐股之间的红线 。一方面 , 强调行为准入 , 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荐股和推荐基金需要相应执业资质 , 应严守制度;另一方面 , 加大打击力度 , 对类似在推荐后就暴跌的‘割韭菜’行为应进行追查和严打 。”
对“荐股黑群”和信息贩子多藏身于网络社交平台这一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高级研究员臧雷指出 , 平台运营者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 , 更积极主动地落实监测、报告和治理义务 。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等多位专家认为 , 治理“荐股黑群”涉及网络安全、金融监管等多个方面 , 形成有效监管合力非常重要 。
另一方面 , 有专家称 , 对部分具有明显市场危害性的新型违法手段的认定具有一定特殊性 , 一线办案人员亟需相关业务指导 。“市场交易机构将持续加大对社交媒体相关股市报道内容跟踪和监测 , 并采取相应限制措施 , 包括交易所和券商交易平台 。”田利辉表示 。
田利辉进一步指出 , 非法荐股机构或个人可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及投资者的资金 , 操纵市场 , 获取非法收益 , 必须对采取不正当方式给投资者荐股、用违法手段操纵股票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否则 , 非法荐股将对股市生态造成巨大破坏 , 最终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