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大王吉田忠雄( 二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链才流传到日本,日本人称它为有带子的钮扣 。善于模仿的日本厂商也就开始研制生产,但由于日本基础产业较落后,"东施效缓"的效果并不太好 。生产方式十分原始,完全靠人工装配,一齿一齿地切合,拉柄、布带更是粗糙得很不经用,动不动就出故障 。顾客退货、商店存货堆积如山是常有的事 。
为了找出日本拉链的缺点,吉田忠雄利用到大阪拉链厂订货的机会,去工厂了解拉链的制造过程 。回来后,就潜心研究如何改进 。他研制了一些修理小工具,将退货的拉链一条条拿来修理,记下心得,并用图表说明 。员工们都称他为"拉链医生",因为经他修理而又卖出的拉链,几乎没有人再退回来 。忠雄的信心大增,他终于找到改进拉链生产的诀窍了 。
三S公司的三楼成了吉田忠雄的拉链加工厂 。那批堆积如山的退货拉链,经过忠雄和他的两个员工修理,全都作为三S牌拉链出售了 。
由于三S牌拉链坚固耐用,甚至经得起铁锤的打击,加上滑润易拉,就像顺布纹撕布一样发出清脆而轻柔的声响,它的销路越来越畅 。东京许多经销商都主要进三S的货,并冠以"金锤拉链"的美称 。
吉田忠雄的拉链每年的销量都以3倍的速度上升,三S公司也开始生产拉链的部分零件了 。公司人员由当初的3人增至26人,销售网也日益壮大 。
1936年,忠雄还清了全部债务 。他含泪取回那张借据,卸下几年来的沉重负担,顿感浑身轻松 。
1938年,三S公司几经扩展,人员已增加到100多人,原有的店铺已不够使用 。忠雄购地85坪,兴建了一座新工厂 。
三S公司也改名为吉田工业公司 。
当年日本实施战时经济体制 。
第一道与日本工商界有关的命令,是国内禁止使用制造枪炮的必需原料"铜" 。既然铜成了战时管制品,以钢为主要原料的拉链工业便受到极大冲击,必将被迫停业和改行 。善于动脑筋的忠雄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急中生智,决定改用铝作替代品 。这就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铝代替铜制拉链的鼻祖 。
起初,纯铝制拉链因质地太软而不受欢迎 。忠雄反复研究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一种硬度强而又轻的铝合金拉链,为世界拉链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
除了内销,他还积极拓展外销渠道,每月有4万打各式拉链进入美国市场 。这对于发明拉链的故乡——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为此美国拉链业第一大企业他尤拉链公司,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限制日本拉链制品的输入 。吉田忠雄将外贸的重心转向墨西哥和南美各国 。仅墨西哥一地,吉田公司的外销量就高达5万日元,其它国家销量也相当可观 。
与其它拉链厂商相比,吉田公司产品质量最好,价格却最低廉,因而颇受用户的欢迎 。短短两三年,吉田便占据了日本陆海军的拉链市场 。日本海军需求量的100%、陆军需求量的33%都由吉田公司供给 。
可是,就在吉田尝到事业成功的甜头时,太平洋战争爆发,公司的外销市场因此丧失 。不久,更大的打击又接踵而至 。
1945年3月10日,在美军的一次空袭中,吉田在东京的拉链工厂毁于一旦,他多年的心血变成了灰烬 。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终于在战后东山再起 。吉田工业公司在吉田忠雄的家乡重起炉灶,建立了鱼津拉链厂 。国内销售网也随之建立,员工总人数扩充到千余人 。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货物奇缺,有货不愁销不出去 。当时吉田的设备简陋,只能用人力机械来制作拉链,质量虽差,在市场上也供不应求 。
1947年,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吉田忠雄的事业步入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