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孩子多为天才种子


“天才病”500人有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给小杰作出诊断: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 。
这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儿童行为疾病,发病率为2‰—3‰,男孩明显多于女孩,这些孩子从外表上看最大的特点是非常不善于跟小朋友交流,经常跟同学发生冲突,以自我为中心,好动多问,聪明奇怪,大多数被误诊为多动症,少数被误诊为精神疾病 。但是这些小“阿斯伯格”在记忆力、乐感、某些能特别引起他们狭隘兴趣的学科上具有天才的素质 。
研究表明,牛顿、米开朗基罗实际上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者 。
可能沦为“问题儿童”
据介绍,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从1999年成立以来,已经确诊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有200多人,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邹小兵指出,目前大多数小“阿斯伯格”被当做顽劣不堪的“捣蛋鬼”,被简单乃至粗暴地对待,天才慢慢被抹杀,与生俱来的缺陷却被慢慢放大,最后会真正沦为“问题儿童” 。
“6岁的孩子会跟我大谈生物进化论,7岁的小学生神侃宇宙大爆炸 。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对这些孩子理解、宽容,然后因材施教,真的能培育出天才 。”邹小兵教授为此提出一个“1000、100、10”计划 。如果老师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不用同样的纪律要求他,不强迫他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按照其特性选课并为其提供特殊升学政策,1000个“阿斯伯格”孩子中有100个能升入大学就读其专长课程,其中可能诞生10个顶尖科学家 。
暂难实施特教政策
如何才能为这些天才种子提供特殊土壤呢?采访人员昨日(9月21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有关部门,对方坦承,目前公立学校实行的集体教育方式,首先要完成教育法规定的常规教育项目;在多年努力之下,逐渐对盲聋哑、残智障的特殊儿童提供了特殊教育环境 。但针对患自闭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殊儿童,暂时未能制定特殊就学政策,只能对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方式的沟通 。
如果要刻意选择符合患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特殊才能的教育环境,以当前的条件,只能依靠家长选择个体教育方式 。


早期阅读 BB心智成长关键
Happy!感恩节



火鸡、玉米及其他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11月24日)是美国的感恩节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 。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 。
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 。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 。
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 。
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 。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