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 五 )


2020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0.7%、30.9% , 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整体比重19.07% ,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 。从应届生看 , 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前四名分别是北上深广 , 合计占比20.7% , 高于北上深广的人才流入占比19.1%;应届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还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武汉 , 前十合计占比40.0% , 高于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占比35.5% , 意味着和流动人才相比 , 应届生人才更加向一二线城市集聚 。和2019年相比 , 2020年流入北京、广州、上海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下降1.3%、0.9%、0.9% , 流入武汉、杭州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上升0.2%、0.2% 。从硕士及以上人才看 , 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前四名分别是北上深和成都 , 合计占比31.3% , 高于北上深成人才流入占比的18.5%;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城市还有杭州、广州、南京、天津、西安、武汉 , 前十合计占比51.4% , 高于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占比35.1% , 意味着和流动人才相比 , 硕士及以上人才也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 , 尤其是向一线城市集聚 。和2019年相比 , 流入北京、深圳的硕士及以上人才占比分别下降1.5%、0.8% , 流入成都、西安、苏州、南京的人才分别上升0.4%、0.3%、0.2%、0.2% 。
2.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
人才净流入占比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 , 等于(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 。
1)分地区看 , 2020年东部人才跨区流动性降低 , 中西部人才流动性增强 ,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1.5%、-5.1%、-2.7%、-3.7% ,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 , 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 。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不含三沙市)中 ,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分别有87、80、95、34个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 , 2017-2020年东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3.2%、60.8%、61.6%、59.6% , 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57.0%、55.1%、55.83%、48.08% , 2020年人才流入及流出占比均降低 , 东部地区人才流动性下降 , 但全国流动人才依然有近6成向东部集聚;中部和西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和流出占比均呈上升趋势 , 人才流动性提升;东北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5.9%、5.3%、5.3%、5.1% , 逐年下降 , 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8.2%、8.3%、8.5%、8.8% , 逐年上升 。从历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 2017-2020年东部分别为6.2%、5.7%、5.8%、11.53% , 维持较高水平;中部分别为-3.2%、-2.4%、-2.4%、-5.1% , 持续净流出;西部分别为-0.7%、-0.3%、-0.2%、-2.7% , 人才净流出;东北分别为-2.3%、-3.0%、-3.2%、-3.7% , 人才净流出且幅度扩大 。
2)分线城市看 , 2020年一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 , 三四线城市人才流动性增强 , 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3.5%、3.4%、-1.0%、-5.8% , 2019年分别为-2.7%、1.1%、1.8%、-0.3% , 结合近4年数据观察 , 二线人才持续集聚 , 一线人才受政策放宽影响转为净流入 , 三线较为平衡 , 四线持续流出 。我们把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划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 详见泽平宏观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 , 其中 , 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4个 , 二线城市35个 , 三线城市81个 , 四线城市176个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 , 2017-2020年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及流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 , 2020年降幅明显 , 说明疫情期间一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倾向减弱;二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46.3%、47.9%、46.4%、46.2% , 约半数人才流入二线城市 , 人才流出占比在2020年也有下降;三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19.3%、18.6%、20.8%、21.3% , 近两年上升较为明显 , 2020年人才流出占比上升;四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11.6%、11.6%、12.6%、13.4% , 上升较为明显 , 但同时人才流出占比也大幅提升 , 三四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行为相对更加活跃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 2017-2020年一线分别为、-0.5%、-0.9%、-2.7%、3.5% , 一线人才净流入占比于2020年转为正值 , 主要受人才流出趋势放缓影响;二线分别为3.2%、3.6%、1.1%、3.4% , 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三线分别为-0.3%、-0.3%、1.8%、-1.0% , 较为平衡;四线分别为-2.5%、-2.3%、-0.3%、-5.8% , 人才净流出趋势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