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 六 )


3)分城市群看 , 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 , 2020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6.4%、3.8%、-0.7%、0.1%、-1.2% ,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 , 京津冀整体人才净流出 , 疫情期间流出趋势放缓 , 成渝基本平衡 , 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 , 长三角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 , 2020年分别为22.00%、15.57%;珠三角人才流入占比较为稳定 , 人才流出占比分别逐年微降;京津冀2017-2020年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16.2%、17.0%、17.3%、13.3% , 逐年上升后有所放缓;成渝和长江中下游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较为稳定 。2017-2020年分别有64.7%、64.5%、63.1%、61.4%的人才流入五大城市群 , 均超6成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 2017-2020年长三角分别为4.6%、4.6%、5.0%、6.4% , 人才净流入且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群 , 人才大量向长三角集聚;珠三角分别为2.0%、2.2%、2.8%、3.8% , 人才净流入且逐年上升;京津冀分别为-1.9%、-2.9%、-4.0%、-0.7% , 人才保持净流出但规模有所缩小 , 主要受河北地区人才净流入持续为负影响;成渝分别为-0.2%、0.3%、0.0%、0.1% , 流入流出基本平衡;长江中游分别为-1.0%、-0.3%、-0.5%、-1.2% , 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呈人才净流出 。
3
重点城市:北上深广杭宁汉蓉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 , 城市群内人才流动成为主流
从重点城市看 , 我们选取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详见泽平宏观2019年5月报告《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2019》](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作为观察对象 , 并根据一二线城市对其划分进行具体分析 。
3.1
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下降趋势休止、深广仍呈上升趋势
从2020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 , 四个一线城市北上深广分别为0.2%、1.2%、1.3%、0.9% , 深圳最高、北京最低 。从2017-2020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的趋势变化看 , 北京、上海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而逐年下降 , 直至2020年有所回升 , 2020年分别为0.2%、1.2%;广州逐年上升、深圳呈上升趋势 , 分别从0.1%、0.5%升至1.3%、0.9% , 主要因为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大学生数量全国最多 , 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且人才吸引政策力度大 。
1)北京:2017-2020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3%、-2.7%、-3.9%、0.2% , 持续为负值至2020年转为正值 , 主因北京过往严控人口、疏解产业 , 直至今年复产复工期间企事业单位招聘与留才力度加大;疫情期间 , 人口流动范围收窄 , 天津代替上海 , 成为北京人才流入流出第一目标城市 , 北京流向天津、天津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5%、0.6% , 人才从天津净流向北京 。北京常住人口增量逐年下滑 , 2011-2018年从57万降至-17万 , 2019年缩窄至-1万 , 2017-2019年连续3年为负 , 2016-201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量始终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2017-2020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7.3%、7.1%、6.3%、6.0% , 持续下降 , 但人才流出占比持续攀升 , 到20年流出比例有所下降 , 分别达9.6%、9.9%、10.2%、5.9% , 北京的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出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 但过往流出逐年攀升、流出明显大于流入 , 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3%、-2.7%、-3.9% , 直至2020年人才流出放缓 , 净流出转为正值 。从来源看 , 2020年人才向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天津、上海、廊坊、保定、郑州、石家庄、沈阳、成都、西安、深圳 , 合计占比达39.7% 。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为北京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 , 2020年GDP规模达到3.6万亿 , 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 , 同时13个行业中北京有8个的薪酬位于所有城市之首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榜首 。从去向看 , 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天津、上海、深圳、廊坊、石家庄、郑州、杭州、济南、成都、广州 , 合计占比达42.8% 。其中 , 流出北京的人才中7.6%流向天津 , 流出天津的人才中27.7%流向北京 , 北京和天津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 , 北京流向天津、天津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5%、0.6% , 人才从天津净流向北京 。人才流出北京主要因为北京控制人口、疏解产业 。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北京外迁非首都核心功能 , 2020年及之后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 。京津冀人才流动数据侧面反映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中期节点 , 北京持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 与津冀对接协同产业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数据 , 截至2019年底 , 北京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2014-2019年北京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759家 , 疏解提升市场631个、物流中心122个 , 三地产业协同、交通一体、科创形成园区链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促进人才向北京集聚 , 人才向北京流入的前十城市中津冀城市有4个 , 合计占比达20.6% , 高于2019年的15.6% , ;北京周边城市群人才承接能力则较弱 , 人才从北京流出的前十城市中津冀城市为3个 , 仅占14.5% , 占比较2019年的13.6%稍有上升 。人才产业上 , 2020年北京流入人才的25.9%来源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 , 高于除深圳、杭州外的其他8个重点城市 , 也高于北京流出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22.8%;2019年北京流入人才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仅占比23.4% , 低于流出人才中的占比29.7% 。2020年北京对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人才吸引力有所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