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 _原题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
摘要【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 , 京杭沪居前三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 。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

文章插图
导读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 , 人才更是第一资源 。我们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提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逻辑 , 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 。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 , 我们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 , 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趋势 。
摘要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 。智联招聘拥有约2.3亿用户 , 日均活跃用户数约630万;其中约90%为专科及以上学历 , 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14.6% 。在求职者中 , 约四成为流动跨城求职者 , 2020年由于疫情 , 跨城求职者比2019年减少2.3% 。人才求职和跨城求职有明显的月度波动性 , 高峰一般在春节后的3月 , 2020年延续到4月 。从性别看 , 2020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57% , 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53% , 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年龄看 , 流动人才中超8成为18-35岁;从学历看 , 流动人才中56.7%为本科及以上 , 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8.8% , 高学历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作年限看 , 流动人才中48.2%工作5年及以下 , 高于求职总体的40.9% , 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水平看 , 流动人才中41.7%月收入超6000元 , 高于求职总体的39.5% , 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行业看 , 流动人才中50.3%分布在IT、房地产、制造业 , 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8.0% 。
榜单概览: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 。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杭沪居前三 。为衡量不同城市的人才吸引力 , 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的加权结果 。其中 , 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该城市引得来的能力 , 人才净流入占比、人口净流入反映该城市留得住的能力 , 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大学生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 。从结果看 , 2020年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位居前十 。2020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0.7%、30.9% , 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整体比重19.1% ,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 。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 。分地区看 , 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1.5%、-5.1%、-2.7%、-3.7% ,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 , 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 。分线城市看 , 2020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3.5%、3.4%、-1.0%、-5.8% , 2019年分别为-2.7%、1.1%、1.8%、-0.3% , 结合近4年数据观察 , 二线人才持续集聚 , 一线人才受政策放宽影响转为净流入 , 三线平稳、四线持续流出 。分城市群看 , 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 , 2020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6.4%、3.8%、-0.7%、0.1%、-1.2% ,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 , 京津冀整体人才净流出 , 成渝基本平衡 , 长江中游人才净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