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辅导环节新规压实保荐机构责任 监管趋严 内核质控部门走向“台前”( 二 )


有北京地区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 与核准制下的IPO市场相似 , 国内很多企业在辅导备案环节也抱着“先排队”的想法 , 在排队过程中慢慢发展以满足上市条件 。近月来 , 监管层对IPO审核的收紧也多体现在企业申报上市到发审上会环节 , 对辅导备案环节的影响较小 。
而在《征求意见稿》明确辅导机构在辅导备案时应提交立项完成情况说明后 , 鉴于目前监管对IPO审核的收紧 , 辅导机构也可能提高拟上市企业在立项环节的要求 。
“最少不会距离满足上市标准差太多 。从目前券商内控对IPO的高压态度来看 , 企业立项的周期及难度也可能在新规发布后增加 , 辅导备案环节新增企业数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该资深投行人士称 。
需要注意的是 , 根据现行规则 , 证券公司需要为履行过立项程序的每一个保荐项目建立独立的工作底稿 。
“前期监管对券商保荐工作最不满意的可能就是底稿做得不到位 。辅导备案前立项做底稿肯定会对项目的质地和问题了解不够 , 这个可以慢慢完善补充 。但如果从一开始底稿的质量就不高 , 后期也难保监管不会问询 。”上述中小券商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指出 , 基于对工作底稿的高要求 , 保荐机构对在申报辅导备案前的立项、尽调等工作也或将更加审慎 , 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长企业申报辅导备案前的周期 。
在新增辅导机构立项完成情况的说明的同时 , 对比各地证监局现行的规则可以发现 , 《征求意见稿》省却了在办理辅导备案环节对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材料要求 。
以广东证监局2020年最新修订的拟上市辅导监管工作程序为例 , 即要求辅导机构提供拟上市公司近三年又一期的财务报表 , 其余也有证监局要求提供辅导对象近两年的财务报表 。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 在办理辅导备案环节省却财务报表这一材料 , 应该指不用单独报送报表了 , 而是将财务报表体现在辅导备案报告中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辅导验收的职能 , 就是检查保荐机构的工作 。前期辅导备案看的也是备案报告质量 , 而不是企业业绩” 。
内核内控成抓手
在业内人士看来 , 无论是提前完成立项工作 , 还是相比公司业绩更看重辅导备案报告 , 未来《征求意见稿》落地后 , 保荐机构内控内核在辅导备案环节的责任都将更加凸显 。
《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 , 辅导验收是对辅导机构的辅导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作出评价 , 而不是对辅导对象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作实质性判断 , 聚焦于辅导机构的辅导工作开展情况 。
“可以说无论是申报辅导还是辅导验收 , 都不是企业上市的审核程序 , 但未来新规正式下发后 , 却意味着IPO的严监管趋势前移到了辅导备案环节 。”在上述资深投行人士看来 , 监管前移 , 也将更多的审核责任前压在了资本市场“看门人”保荐机构的身上 , 此时保荐机构内核内控就显得更为重要 。
以辅导验收环节为例 , 保荐机构向各地证监局提交的辅导验收材料中 , 就包括内核会议记录和经内核会议审定的招股说明书 。券商完成辅导工作更需要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内核程序 。
“监管一严 , 环环都严 。之前因为监管对IPO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收紧 , 内核部门就格外重视IPO项目的申报 , 怕出现撤回的情况 。现在严监管扩散到了辅导期 , 内核估计也要在辅导验收、辅导申报上收紧 。”上述头部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