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市场投资机会有多大?再融资新规激活这一市场 公司定增成机构抢筹“香饽饽”( 二 )


有声音曾传出小市值上市公司不受机构投资者待见,对应定增常常遭遇“募不足”的尴尬情况 。对此,多名受访人士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此前市场风格确出现过那些极端情况,但今年春节后情况已明显转好,部分大型投资机构不再以上市公司市值大小“一刀切”,而是着眼挖掘有成长性的标的企业;另一方面,随着“抱团”资产的调整,不少优质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也意识到主动向机构投资者沟通、展示自身的重要性,并纷纷付诸行动 。
今年投资定增性价比或进一步提高
再融资新规推行至今一年多,上市公司实施定增积极性上升 。统计显示,2020年A股上市公司定增实施360单,实际募资8315.66亿元,是2016年来首次年度同比回升 。进入2021年,截至5月10日,上市公司股份增发募资已达2795.55亿元 。
据了解,本轮新规下竞价定增项目锁定期缩短至6个月、折价从9折改为8折;定增解禁后不再适用减持新规;发行对象上限增至35名等一系列措施吸引机构投资者 。定增也成为公募私募投资者抢筹的“香饽饽”,各路资本蜂拥而至 。
前述“资本湘军”——君宜资产的总经理王杰文在接受券商中国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注重投资的安全边际,以折价定增为主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正适合该公司“内敛、保守”的投资取向 。君宜资产累计管理定增资金规模达35.7亿,其中已退出规模28.8亿,定增项目平均资金回报率达50%以上 。
据了解,君宜资产成立于2014年,甫一亮相即在定增领域高举高打,曾短短一个月内就通过旗下潇湘君佑、潇湘君秀、潇湘君良、潇湘君亨参与了宝胜股份、富春环保、新华锦、易华录等多个定增项目,投资总金额超10亿 。
王杰文介绍,过去7年,君宜资产参与了二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投资,且进入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如必创科技、三维工程、敏芯股份、光峰科技、海目星、和而泰、中京电子等,整体项目回报率相当可观 。
私募如此,公募也不例外,参与定增也经常成为一些公募基金换仓、建仓的手段或工具 。财通基金总经理王家俊在接受券商中国采访人员采访时就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的增加,定增项目供给在新规后一直呈现上升状态,过往供不应求的不平衡进一步凸显了此时参与的性价比 。“我们认为,2021年供需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也就是说,投资机构2021年参与定增的性价比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王家俊坦言 。
需注意的是,春节以来二级市场的震荡调整,也导致不少定增项目发行时间被迫延长,甚至有些定增项目解禁后还会亏损,比如参与华大基因、三七互娱、福莱特等上市公司定增的机构账面就出现浮亏,其中包括一些明星投资机构 。王家俊对此谈到,定增市场对项目筛选能力要求会更高,新政后很多股票表现分化明显,定增这个品种随着锁定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增强了二级属性但又有别于二级 。“无论是二级还是定增,如果市场总水位不变,或者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股票表现分化的特征大概率还会持续 。”王家俊说 。
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已解禁的113个新规竞价标的,在横跨春节前后两种不同的市场风格,整体的平均解禁浮盈15.11%,整体平均折价率为15.44% 。
王家俊表示,目前市场关注度高的几个板块中很多股票因为流动性溢价推高股指,又很难在短期内依靠业绩提升消化估值,所以需要在这些板块里进一步识别筛选,寻找机会和安全边际,或者用更长远的眼光从左侧交易逻辑去挑选关注度还没那么高的板块和项目 。“此外,针对今年大概率宽幅震荡的市场环境,我们亦将选择以量化对冲等其他策略参与到定增市场之中 。新推出的定增量化对冲产品,获得了包括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信托公司等大型投资机构的广泛认可 。”王家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