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里的“垃圾筒”宝宝

摘要:面对家里的“垃圾筒”宝宝,--正视宝宝的恋物情结宝宝长大了,总会表现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行为习惯,爱攒着个“百宝箱”,收集小物件,还东掖西藏地 。家长担心的同时不禁困惑,宝宝在干什么?这样的习惯好吗?看看此文吧..
--正视宝宝的恋物情结
宝宝长大了,总会表现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行为习惯,
爱攒着个“百宝箱”,收集小物件,还东掖西藏地 。
【面对家里的“垃圾筒”宝宝】家长担心的同时不禁困惑,宝宝在干什么?这样的习惯好吗?
看看此文吧 。
最近发现,我家“大宝”对各种背包、手拎袋兴趣浓厚,七八只包整齐地摆在她自己的房间里,里面装满了小玩具、钥匙链、勺子和手绢之类的小东西,玩起这些包包还兴致勃勃 。她平时见到什么东西也会迅速装进去,我的钥匙经常会转眼之间就进了她的包内 。你把包疏散了,她跟我急,会立刻再找回来,真搞不懂怎么回事 。
与同事说起此事,她竟一点不惊讶,说她家宝宝也会东掖西藏地收集东西,身上的衣兜里总是装得满满的 。有时还把一些小东西往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巴里塞,弄得大人胆战心惊 。后来,听许多家长说起自家宝宝,原来有这样行为习惯的孩子还很多呢 。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专家,看看这个习惯是个什么“东东” 。
专家认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各种各样的“百宝箱”,见什么装什么,且保护得很紧 。这个习惯未见得都是不良的,合理的引导和教育能消除不利因素,有的甚至可以转化成良性行为 。
宝宝宠爱“百宝箱”
孩子有这样的一个习惯,首先是因为孩子的模仿意识 。大人的世界大多是有规律的,生活条理性很强的家庭总是将居室环境打理得整洁有序,鞋架、衣柜、厨房等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丝不苟 。家长平日整理家务的行为会点点滴滴地渗透给孩子,加之两三岁的宝宝已经在意识里有了自我意识,他急于模仿大人的样子来整理“自己的世界” 。这种行为也许表现在几只包、一个大盒子等具体的物件上,大人们看到的是孩子胡乱的表象动作 。这是因为孩子们分类的概念没有形成,不会像大人那样将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如果是这个原因你应该高兴,这不算是坏习惯,相反,正确的引导还会使孩子学会许多分类、秩序等行为方式,从小建立秩序感 。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除了适当地让她参加大人的整理工作以外,还可以给他预备一些纸盒、小储物柜,再给孩子一些小的玩具,或者生活中许多小物件,如小勺子、小鞋带儿、书、笔和手绢等,方便他的收集活动 。然后,教他识别不同的物品种类,比如你可以把小玩具熊放在其中一个空盒子里,再让孩子把所有的小动物玩具挑出来放进去;再将一本故事书放在一个空盒子里,然后让孩子把所有的书都挑出来放进去 。您可以帮孩子们分清楚不同物品的区别,找出分类的标准,如材质的不同、大小、颜色等,最好不断变化分类标准,让孩子逐渐掌握分类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帮助孩子从小建立秩序感,对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很有益处 。
还有的孩子只是乱塞而不去做整理物品、塞过就算,这就是一个坏习惯了 。大人首先要做到整洁有序,不在沙发角、鞋架后、床底等处随手乱塞东西,免得无形当中让宝宝学了去 。家里的东西包括宝宝的玩具、衣物等要从哪里拿来,用过之后再送回原处,并且要强化这个概念,使他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宝宝有“恋物”情结
还有一种原因是孩子心理上有“恋物”情结 。如果孩子将收集起来的东西东藏西藏的,很可能是心理上没有安全感,转而对一些物品产生依恋情结 。有的家长很少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经常塞给他一些玩具了事;还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一哭闹立刻塞给他一个玩具什么的,只要能止住哭声就好 。再就是孩子的日常活动太单调了 。与物品为伴的孩子,在心理上时常感到孤单、不安全,家长要是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形成这样的习惯也就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