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的含义

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代表着温度开始逐渐升温 。但是时不时的依然会有寒流活跃 。那么这个雨水节气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在这个雨水节气中又有什么有意思的习俗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2月18日20时02分迎来“雨水”节气 。此时节 。气温虽然开始回升 。但冷空气依然活跃 。昼夜温差较大 。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 。
据介绍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在气候学上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 。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 。雪渐少了 。雨渐多了 。
雨水季节 。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 。此时 。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逐渐向北挺进 。而冷空气并不甘示弱 。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较量 。
雨水节气由来是什么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 。太阳黄经达330度时 。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
此时 。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 。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 。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 。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 。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 。雨水节气前后 。万物开始萌动 。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
"雨水"过后 。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 。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 。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 。华南气温在10℃以上 。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 。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 。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 。
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 。这时的北半球 。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 。气温回升较快 。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 。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 。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后 。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 。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 。下雨开始 。雨量渐渐增多 。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 。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 。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
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 。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 。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 。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 。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
但是 。雨水季节 。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 。天气变化多端 。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 。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 。
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 。初春阳气渐生 。气候日趋暖和 。人们逐渐去棉穿单 。
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 。气温变化大 。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 。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 。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 。因而易感邪而致病 。
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 。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 。乃至心神不安 。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 。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 。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 。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