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策略:国内短期无忧 把握结构机会( 三 )


彼时国内经济过热、需求强劲,叠加全球粮食、能源价格大涨,CPI传导至PPI导致通胀高企 。虽在CPI食品项影响下,CPI同比于4月率先见顶回落,但已达到8.7%的高点,且CPI非食品项同比仍随PPI同比继续上涨 。
为控通胀,1-6月开始多轮加息升准,全面收紧流动性,直至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货币政策再度宽松 。
第二轮: 2010.04-2010.06 & 2011.01-2011.09
核心特征:CPI与PPI同步上行,流动性驱动
在金融危机后“四万亿”刺激及海外QE共同影响下,PPI同比走成双顶“M”型结构,分别于2010年5月(7.1%)及2011年7月(7.5%)触顶 。第一次PPI冲高阶段(2010年),基建及房地产投资高增带动钢铁大涨、铜价高位,同时,海外经济体同步修复,推升原油价格 。叠加全球宽松的流动性,大宗商品表现强势 。而后至2010年下半年,基建、地产投资、出口均有所回落,海外QE1退出,PPI同比也随之下行;但随着QE2的推出以及国内制造业投资的接棒前行,PPI同比再度冲高,迎来第二次上涨 。
在此期间,在放水刺激下需求强劲,叠加猪周期的共振影响,CPI同比持续提升,直至2011年7月才得以见顶 。
期间为严控通胀影响,央行于2010年进行2次加息,6次升准;于2011年进行3次加息,6次升准 。
第三轮:2017.01-2017.10
核心特征:PPI领先CPI,供给因素驱动
与以往两轮不同的是,本轮PPI上行同时主要源自供给端减产的影响 。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上行、供给侧改革改善企业盈利从而推升制造业投资回升,同时海外经济弱复苏带动出口,整体需求有所好转但弱于前两轮周期 。海外定价的大宗商品原油,及国内外共同定价的铜保持平稳上行,而国内受益供改的黑色金属品种则迎来大幅上涨 。在此影响下,PPI同比于2月达到7.8%的高点 。
由于PPI的上行非完全依靠需求端驱动,无论是CPI同比或是CPI非食品项同比均呈现弱改善 。且在猪价下行的影响下,2月CPI同比甚至低于1% 。
由于以CPI同比为关键跟踪指标显示的通胀压力并不大,整体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中性转向稳健偏紧,仅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熨平流动性 。
第四轮:2021.04-至今
核心特征:需求上全球共振复苏、供给也存在明显约束、但国内没有大幅放水
当下,4月PPI同比再度冲破6%的历史高位水平,且同时受到供需两侧带来的影响;CPI非食品项处于修复通道,但CPI同比在猪价下行的拖累下改善不强;而货币政策明确定调“不急转弯”,在去年国内没有大幅放水的背景下,今年货币政策收紧的压力不大 。整体来看,更类似于2017年的状态,但结构却有所不同:首先国内CPI非食品项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尚未复苏至正常水平,修复周期有望持续更长时间;其次海外经济表现强于2017年,输入性通胀隐忧更强;再者目前基建、地产虽已回落,但企业盈利修复带来制造业投资的回暖有望在下半年出现 。这也将对投资节奏产生一定影响:
1)核心CPI链条品种的持续性有望更强 。
2)为规避原材料价格上行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压力,高端制造业优势凸显,且其景气也处于上行区间 。
3)资本开支链条有望在下半年启动,届时需要关注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恢复情况及产能利用率水平以判断可持续性 。

  • 市场表现
历次PPI“破6”期间,大盘表现强弱取决于流动性是否明显收紧 。PPI同比高点往往也对应经济高点 。企业景气、盈利无忧,流动性环境为市场的主要矛盾 。在第一轮(2008.01-2008.10)、第二轮(2010.04-2010.06& 2011.01-2011.09)PPI同比“破6”期,PPI往CPI链条传导导致通胀高企,货币政策显著收紧,主要指数均录得负收益;而在第三轮(2017.01-2017.10)“破6”期,主要指数则录得较好的表现,主因货币政策未显著收紧、流动性环境仍较为友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三轮PPI同比高点值公布当月(2008.03、2010.06&2011.08、2017.03,即PPI同比高点当月递延一月),主要指数表现均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