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难产的四个关键点 准妈妈如何预防难产

住得越高越容易增加孕妇难产风险 。医学研究证实,当构成分娩的三大因素——产力、产道和胎儿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异常时,都会造成难产 。日本公共卫生学会的科研人员最近通过调查发现,居住在高层住宅的产妇异常分娩的比例比较高 。
科研人员以1000名产妇的母子情况登记册作为依据,对产妇的居住状况、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以及是否难产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居住在高层住宅的产妇剖宫产、引产等异常分娩的比例比较高,占全部产妇的17.5% 。
而且住得越高,产妇难产的比例就越大 。住在1~2楼的为20%,住在3~5楼的为25.2%,住在6楼以上的为27% 。连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产妇住在1~2楼的,婴儿出生体重在3500克以下的为20.5%,3500克以上的占19.7% 。
产妇住在3楼以上的,婴儿出生体重在3500克以下的占21.9%,3500克以上的占42.9% 。科研人员认为,随着住宅的高层化,出现了上下楼不方便等问题,孕妇住得越高,外出活动的机会就越少 。由于运动不足,产妇容易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力异常,子宫收缩无力,不能有效地使子宫口开张和胎儿下降,使产程延长,最终导致难产 。
此外,孕妇缺乏运动,容易使胎儿过大,也能增加难产的风险 。因此,家住高楼的孕妇应进行适当运动,以防难产发生 。
导致难产的四个关键点
关键词1:产力
●什么是产力?
将胎儿及其妊娠的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子宫收缩的力量(宫缩力),子宫口开全后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的力量),和肛提肌的收缩力,这三种力量共同形成了产力 。所以我们在经历产程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医护人员谈到的一些话语,像“宫缩规律”、“宫缩不规律”、“宫缩持续时间太短”、“病人不会用力”、“用力不足”等等,就是在形容产力正常或不正常 。
在上述三种力中,子宫收缩的力量是最重要的,起着关键性作用,它关系着从子宫收缩开始到宫口开全的正常与否 。
●子宫收缩力
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子宫收缩开始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能顺利分娩 。子宫收缩力是否正常和有效,要从子宫收缩的节律、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子宫收缩的强度,胎儿的先露部分是否下降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
收缩的节律性:这是临产的重要标志,即子宫收缩应该是有规律的、不受人为控制的,下腹部的疼痛就是我们常说的“阵痛” 。
每次宫缩由弱渐强,维持一定的时间,随后由强渐弱,直至消失称为“间歇期”,即宫缩的间隔时间 。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无疼痛,行动恢复正常 。“阵痛”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过程结束 。
规律的宫缩应该间隔时间是4~5分钟,宫缩的持续时间为30秒,随着产程的进展,间歇时间渐短,而持续时间渐长,至宫口开全时,阵痛持续时间长达60秒,间隔时间为1~2分钟 。
子宫收缩的强度随产程进展逐渐增加,宫缩间歇则更显重要,这样有节律、有间歇、有强度的宫缩才有可能保证顺利分娩和胎儿安全 。
任何导致上述子宫收缩力发生不符合规律的现象都极有可能发生难产 。
●腹壁肌和膈肌的收缩力
这两种肌力是宫口开全后娩出胎儿的重要的辅助力量,也就是为什么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医护人员经常会给孕妈咪们指导屏气、向下用力原因,通过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及胎盘的娩出 。
关键词2: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就是我们常说的骨盆 。它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我们通常讲的“骨盆”就是指骨产道 。骨盆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