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动物的嘴巴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动物的嘴巴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科学动物的嘴巴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嘴巴,简单了解其不同特征,针对幼儿对动物的喜爱,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知识的欲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动物的嘴巴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科学动物的嘴巴教案反思】小朋友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 。所以,设计这堂课时,我从幼儿已有的知识出发,培养幼儿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嘴巴特征的欲望 。同时,把爱护动物的情感贯穿于活动中,让幼儿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也得到熏陶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嘴巴,简单了解其不同特征 。
2、针对幼儿对动物的喜爱,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知识的欲望 。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嘴巴的特征 。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回家观察鸡、鸭、猫、兔,并记住这些动物嘴巴的特征 。
2、老师准备鸡、鸭、猫、兔的图片和它们嘴巴图片 。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我采有游戏的方式欢迎四位小客(鸡、鸭、猫、兔)的到来,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教学活动 。
2、逐一出示图片,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小动物 。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这些动物都没有嘴巴 。然后老师引导幼儿帮它们找嘴巴 。
4、逐一出示动物嘴巴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说说这些嘴巴的形状 。再让幼儿说说这些嘴巴各是什么动物的嘴巴 。
5、引导幼儿给小动物找相应的嘴巴,并贴上去 。同时告诉幼儿,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
6、在老师的示范下,根据动物嘴巴的形状编儿歌——《嘴巴歌》。
老师编儿歌:小鸭小鸭嘴巴扁,嘎嘎嘎嘎嘎嘎嘎 。老师再鼓励幼儿给小鸡、小猫、小兔仿编儿歌,如:小鸡小鸡嘴巴尖,叽叽叽叽叽叽叽;小猫小猫嘴巴长,喵喵喵喵喵喵喵;小兔小兔三瓣嘴,蹦蹦跳跳蹦蹦跳 。
二、活动结束
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走出教室,结束本次活动 。
三、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其它小动物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
教学反思
《动物的嘴巴》是针对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参与了解一些小动物嘴巴特征,从而萌发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小动物的家的情感.因此,针对这一活动意图,我充当好活动的引导者,让幼儿轻松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小动物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他们也是满怀新奇 。整个活动,幼儿始终处于轻松、愉快、自然的活动氛围中,特别是游戏活动将幼儿所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说出来,增加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有利于增进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寓教于乐,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取得了好的活动效果 。
因为本次活动内容,是幼儿身边的、熟悉的、比较喜爱的内容 。所以,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小朋友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发言,抢着说老师出示的图片是什么动物,抢着给动物找嘴巴,抢着上台给动物贴嘴巴 。编儿歌时,小朋友们积极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老师的示范,仿编儿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