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业涌入盲盒赛道 专家:应建市场准入体系 严查虚假宣传( 二 )


多种盲盒产品翻车
挑战法律道德底线
只花不到100元,就可以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心动吗?
“98元盲盒随机飞,不想去全额退 。”2021年4月3日,由同程旅行发起的“机票目的地盲盒”活动,在清明小长假3天吸引了2000万人参与,“机票盲盒”网络相关话题量破亿 。五一假期前夕,携程旅行、去哪儿网、飞猪等平台纷纷下场,有些平台推出双人、升舱隐藏产品,额外推出酒店盲盒等多项活动,机票盲盒登上微博热搜,成为近几个月来最热的盲盒产品 。
然而未等热度退去,机票盲盒就因多种问题频发,口碑下滑 。有购买酒店盲盒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盲盒价格高于兑换产品的价格 。还有不少微博用户表示,自己购买的盲盒航班被取消后,平台明确表示不予以退款,且非自愿改签仅限原定日期前后三天 。截至2021年5月19日,黑猫平台上有关机票盲盒的投诉达194条,问题多集中在无法正常退款和无法正常兑换两方面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调查发现,在各种盲盒的购买和销售人群中,中小学生竟成了主力军之一 。
2021年初,浙江省台州市某初二学生家长向当地消保委反映,其孩子最近一两个月在学校北门的文具店分3次购买盲盒,共计2200元 。因孩子未满18周岁,家长认为商店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行为,要求全额退款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根据拆封情况,由被诉方退还800元 。
在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学会理事、江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乐其看来,盲盒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理,但对学生而言,目前的文具盲盒、玩具盲盒等都会刺激他们的猎奇和攀比心理导致过度消费,从而不利于培养理性正确的消费观念,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极大 。
5月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某步行街一处饮料盲盒自助购物机上,《法治日报》采访人员购买了多瓶饮料,但发现每瓶价格均低于每次2.9元的“盲选”价格 。周边商家和游客表示,自己购买和别人购买的饮料,在商店卖就是一两元左右,还没有人能够“盲”到3元以上的饮料 。
有专家表示,此举可能涉嫌将盲盒作为清库存的手段,显然是违法的 。这种暗箱操作不符合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合同约定,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
除了上述问题外,近日曝出的活体盲盒宠物事件,更是将盲盒经济推到了风口浪尖 。
5月3日,在中通快递成都市荷花池网点揽收的177件宠物快件中,发现有活体猫狗160余只,由成都发往全国各地,其中有30只猫狗身上携有病毒,有一些已经奄奄一息甚至死亡 。事件发生后,中通快递公开道歉,称这批活体动物是电商客户线上销售,中通快递成都荷花池网点违规揽收,并公布了三项整改措施 。但在8天后,5月11日,在苏州中通快递中转站又发现宠物盲盒,江苏省苏州市邮政管理局经初步调查,在现场共发现寄递活体动物的快件13件,动物均已死亡 。
5月18日,《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在网购平台上发现,虽然直接搜索“宠物盲盒”很难找到相关商家,但经过价格排序后发现,依然有大量以超低价格售卖猫、狗、乌龟、仓鼠等宠物盲盒的店家存在 。
一位店主告诉《法治日报》采访人员,目前还是可以发中通快递,幼猫幼狗最低只要十几元就可以包邮到家,只是还需要外加140元的消毒杀菌、驱虫打疫苗等费用 。采访人员在咨询相关物流公司后得知,如果办理正规的宠物托运,不管是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加上办理相关证明的费用,最少也要200元以上,商家这样的价格基本上不可能走正规流程进行宠物托运 。而根据该店铺评论区买家晒单的图片,《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发现运送猫狗的就是平时常见的快递纸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