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

_原题为:“输血”112亿,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
摘要【“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5月12日,上海医药披露定增预案,拟向上海谭东、云南白药(000538.SZ)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143.84亿元,其中云南白药作为战略投资者拟认购不超过112.29亿元 。(英才杂志)

“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

文章插图

“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

文章插图
上海医药(601607.SH)是中国医药行业排名前三的产业集团,去年营收达1919亿元,在A股4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6位;实现净利润56亿元,排名第124位,业绩表现名列前茅 。
5月12日,上海医药披露定增预案,拟向上海谭东、云南白药(000538.SZ)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143.84亿元,其中云南白药作为战略投资者拟认购不超过112.29亿元 。
云南白药2020年净利润为55亿元,与上海医药不相上下,市值却达1440亿,是上海医药的2倍多 。
一个是我国的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一个是中药龙头,上海医药百亿定增引入云南白药作为股东,会给公司带来怎样的改变?
上海医药急需“补血”
逃不开医药流通企业受挤压的困境,高研发投入未见回报 。
距离公告拟发行不超过200亿的债券不到2个月的时间,上海医药再次公告了一项融资方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43亿元,其中30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剩余部分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
340多亿的资金需求从何而来?
2018-2020年,上海医药的医药商业板块收入由1396亿元增长至1682亿元,伴随医药商业业务的发展,上海医药成为国内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但即使成为行业第二,也无法避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紧缺问题 。
医药流通企业是被上下游“挤压”的对象,要实现快速发展,就需要一面与上游厂家深入广泛合作,保障产品供应;一面加快下游销售网络布局,全面建立与各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 。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医疗改革下,由于医保基金控制社会总成本、控制对医疗机构的支付,由此加剧了医疗机构不断延缓对上游医药流通企业的支付 。因此,医药流通企业既面临给厂家“垫资”问题,又要承担各公立医疗机构长账期、高欠款的问题 。
而上海医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8年的4.33次降至2020年的3.83次,降幅达12% 。
根据测算,2018-2020年上海医药的资金缺口累计约787亿元 。
“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

文章插图
然而,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覆盖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一直以来,上海医药都通过银行借款等外部融资方式筹资 。
截至2021年3月31日,上海医药账上货币资金为221亿元,云南白药为149亿元,前者看似并不缺钱,但实际上其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水位颇高,货币资金基本刚够覆盖短期借款(201亿),资产负债率已达63%,远高于云南白药27%的资产负债率 。
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上看,上海医药2018-2020年底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36、1.31和1.22,速动比率分别为0.98、0.97和0.93 。短期偿债能力在逐年降低 。
如果说,“缺钱”是上海医药身处医药流通行业所需要被动承受的压力,那么增大研发投入,则是其主动选择的路 。
近三年,公司合计研发总投入达到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 。2020年,上海医药以19.72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列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第六位,排在前面则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600276.SH)、复星医药(600196.SH)、石药集团以及中国生物制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