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 二 )


从研发投入方向来看,约40%投向创新药研发,约31%投向二次开发,约15%投向一致性评价,约13%投向仿制药3类/4类,剩余的主要投向原料药 。
可以看到,上海医药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明显更多,其创新药管线已从 2018年的11项产品增长到25项,其中15项已进入临床或上市,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I001(“SPH3127 片”)已启动临床Ⅲ期试验 。年报中公司还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管线数量将进入3字头时代,并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III期 。
不过,这些研发管线只有等到药品真正上市才能带来真金白银,成功率有多高也很难给出定量判断 。自上海医药18年增大研发投入以来,2018-2020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0.7%、0.9%,这也使得其净利率走低,并维持在了3%以下 。
云南白药入股是否鸡肋?
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或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困境 。
云南白药爱“炒股”已不是秘密,其2021年一季度投资亏损近8亿也备受关注 。
从持股情况来看,云南白药对小米集团的投资高达16.32亿,对伊利股份投资8.87亿,对恒瑞医药投资4.26亿,在行业方面可谓“五花八门” 。
云南白药去年除去炒股收益的20多万,实际主业经营带来的利润也就20多万,虽说公司资金充裕、负债低,但也是多年慢慢积累出来的,这次拟花费112亿投资上海医药,并不是小数目 。
如果再次出现投资亏损拉低业绩的情况,难免会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 。
不过,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价格为16.87元/股,如果按照发行价格来估算,那么上海医药100%股权估值为479亿元,对应2020年静态市盈率为8.56倍,而可比公司市盈率在10-20倍,这笔投资还是具备不小的安全边际的 。
【“输血”112亿 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是“鸡肋”?】预计发行完成后,云南白药将持有上海医药18.02%的股份,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作为战略投资者,云南白药显然不是完全将这一投资当做获得财务回报的途径;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云南白药入股上海医药,将给后者带来哪些帮助?
云南白药在2020年研发投入为1.81亿,仅为上海医药的1/10 。到目前为止,云南白药拿得出手的中药就只有一个创伤品种,也因此有人质疑,云南白药创新能力较弱,其在中药方面的优势对目前想要发力创新药的上海医药来说有些“鸡肋” 。
不过从产业链角度看,云南白药的加入对上海医药来说更为重要 。
首先是渠道方面的互补 。云南白药主打的产品是跌打创伤药、创可贴以及日化用品云南白药牙膏,兼具“医药+消费”的双重商业属性,它在零售的布局是比较强的,而上海医药最主要的和强项渠道是公立医疗终端,在零售端是偏弱的 。
其次是原料供应端的支持 。在云南白药已公开的配方中,主要原材料有三七,作为云南特产植物,公司已经可以达到人工种植和培育的程度,而云南十万大山中珍贵草药众多,云南白药显然不会仅种植和培育一种,其财报显示,公司种植销售收入可达几百万 。可见公司不仅在原材料上能够自给自足,还可以创造收入,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有较强的地位,而这正是上海医药所欠缺的 。
推展零售渠道和向上游原材料延伸,都是为了解决上海医药在产业中受到上下游“挤压”的困境,而也是解决其营运资金长期紧张的“治本之法” 。
(文章来源:英才杂志)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