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 。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 。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先兆子痫处理的目的是预防子痫,并及时发现全身脏器损害情况,包括胎盘功能,以对母儿最小的损伤来终止妊娠 。
1 。妊娠期高血压与轻度先兆子痫 加强产前检查次数,注意病情发展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休息:精神放松,多休息,保证充分睡眠 。休息、睡眠时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右旋子宫对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肾及胎盘血流,增加尿量 。
(2)饮食:摄入充足蛋白质,蔬菜,补足铁与钙剂 。应避免过多食盐,但不必严格限制,以免低钠血症使产后易发生循环衰竭 。
(3)药物:为保证休息及睡眠,可给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0.03~0.06g,3次/d或地西泮(diazepam)2.5mg,睡前服 。一般不给降压、解痉药物 。降压药对早期轻度先兆子痫无效果 。美国Cunninghan等(1997)综合4篇文章,包括655例轻度先兆子痫患者,分用降压药与不用降压药组,在孕周推迟、发展成重度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平均出生体重、FGR、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上均无区别 。
2 。重度先兆子痫 需住院治疗,以防子痫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治疗原则为解痉、止抽、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
(1)解痉止抽药物:硫酸镁主要用于防止重度先兆子痫与先兆子痫发展成子痫、控制子痫抽搐与发作、防止产程中抽搐已有70多年的历史 。至今尚无更好的药物替代它 。
①作用机制:Mg2 可抑制运动神经末梢对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使骨骼肌松弛而预防和控制抽搐;Mg2 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改善脑缺氧;Mg2 使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舒张子宫内血管周围平滑肌,从而扩张血管,改善子宫血流 。Mg2 增加内皮细胞释放PGI2,抑制血小板的聚集;Mg2 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减少血管对加压物质的反应 。但不能用于降压 。
②用法:25%硫酸镁(5g)加5%GS 500ml以1g/h的速度静点,根据病情每天2~3次,总量10~15g 。此外,采用50%硫酸镁 7ml(3.5g)臀部深肌内注射,每天2次,总量为7g,以补充静脉点滴Mg2 浓度不足 。每天总量为22.5g,不超过30g 。
③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有发热、烦躁、出汗、口干、恶心、心悸、乏力等反应 。如Mg2 浓度高则可以抑制呼吸、降低肺功能、增加肺水肿机会,并抑制子宫收缩、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 。
④注意事项:血Mg2 在2~3.5mmol/L为有效治疗浓度,达4~5mmol/L浓度时膝腱反射消失,达6mmol/L浓度时呼吸抑制,以后因缺氧而心搏停止,甚至死亡 。故每次用药前应做以下检查:A 。膝腱反射必须存在;B 。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C 。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D 。必须准备10%葡萄糖酸钙10ml,在出现Mg2 中毒时应静脉推注5~10min解毒用 。
(2)降压药物:降压药是用于控制重度先兆子痫、先兆子痫及子痫的过高血压 。一般在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为避免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才用 。使用降压药时不要使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以免发生意外 。如血压未达到一定高度,用降压药亦无作用 。降压药不能止抽 。使用时应选择对心、肾及子宫-胎盘血流影响小的药物 。
①硝苯地平(nifedipine):为Ca2 通道拮抗剂 。抑制Ca2 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 。剂量为10mg口含或口服,3或4次/d,大剂量如40~80mg可抑制宫缩 。与Mg2 同用时有协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