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喜欢抓耳朵?宝宝抓耳朵的7大真相

很多家长留言说,宝宝总是抓耳朵,是吃奶也抓、睡觉也抓、哭着也抓、高兴了也抓…轻则耳朵揪得通红,重则出血 。到底什么原因让宝宝和耳朵这么过不去呢?小编这就为大家揭晓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宝宝为什么喜欢抓耳朵?宝宝抓耳朵的7大真相

文章插图

真相一:困了
宝宝想睡觉时除了打哈欠、揉眼睛、闹情绪,还会出现许多小动作,比如:抓耳朵、身体扭动、打挺等 。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上这些信号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对你说:“我想睡觉了” 。
真相二:内耳系统发育不全
6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两内耳发育不够同步,造成平衡上有些不协调,耳内会感觉有异物,所以宝宝喜欢抓耳朵 。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家长无需过分担心了,等7-8个月之后慢慢就好了 。
真相三:好奇心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3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就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那么最开始可以去探索的就只有自己的身体了 。细心发现,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仅仅是抓耳朵,还会吃手指、抠鼻子、啃脚丫、用口水吐泡泡 。这些都会让他/她玩得不亦乐乎~
家长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和宝宝说说话,做做小游戏,或者带宝宝出去走走,以免宝宝过于执着地把耳朵抓破导致出血 。
真相四:有耳屎
如果宝宝没有在出牙(牙龈红肿),但还是揪着耳朵不放,就看看是不是宝宝长了太多耳屎,以致于平躺睡觉来回摆动的时候,耳朵里面来回响动,让他/她不爽了 。
不过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耳屎是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因为随着咀嚼、咬合、宝宝啮合关节会来回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会和外耳道形成一系列连动,耳屎在这个过程中会自动排出来 。
【宝宝为什么喜欢抓耳朵?宝宝抓耳朵的7大真相】当然,如果耳屎较多已堵塞了外耳道,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处理,家长不可自行借助挖耳勺、棉签或者其他工具给宝宝掏耳朵,因为风险太高!
真相五:耳内有湿疹或炎症
耳部湿疹是湿疹中的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家长可以看看宝宝耳朵后面或脖子后面是否起了湿疹(表现为耳廓前后及耳周皮肤出现很小的斑点或斑点状红疹) 。
对于急性期渗液较多的宝宝,可用炉甘石洗剂清洗,口服抗组胺药物 。避免刺激,如热水烫洗,挠耳、接触过敏原等 。尽量减少接触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刺激物 。
真相六:油性耳
油耳朵是因为皮脂腺分泌旺盛,排出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物质,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团,这些统称为软耳屎,俗称“油耳”,医学上叫油性耵聍 。
油耳朵不是疾病,只是耵聍较多,宝宝会因此而感到不适,所以才会抓耳缓解,家长不用过于紧张 。
真相七:中耳炎
如果排除了以上六种可能,当宝宝出现抓耳、哭吵不止、耳朵里流脓、发烧、听力降低、拒奶、耳朵疼痛或有异味等现象时,家长就应该考虑宝宝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 。
这里要说明一下,很多人认为耳内流脓和散发臭味才算是中耳炎 。然而,很多小儿中耳炎是没有耳朵流脓的表现的,因为不易被发现,所以危害较大 。
小编有一个教大家判别宝宝是否有中耳炎的方法:
家长可以用手按一下宝宝耳朵,如果宝宝大哭并推开你按压的手,就有可能是因为按压感染耳部,导致过于疼痛的反应 。这个时候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不可擅自使用药物 。
最后提醒一下,爸爸妈妈们平时要注意给爱抓耳朵的宝宝勤洗手、剪指甲,以防宝宝抓挠的时候弄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