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近日,70岁的谭咏麟在央视《经典咏传》节目中,一首国家粤语歌曲《定风波》走红,成为2021年第一首走红的歌曲 。很多人呼吁这首歌去春晚 。的确,这首歌从填词作曲到唱歌都很棒 。年过古稀的校长用粤语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首经典宋词,用一生的经历把苏轼的英雄主义和乐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一句哈哈,更是一支神来之笔,让人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看到那个有点落魄,刚淋过一场雨,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唱出来 。没有风雨晴东坡先生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莫听穿林打叶的声音,何妨吟啸而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场烟雨任命人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上斜照相迎 。
   回首萧瑟的地方,回去,没有风雨,没有晴天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如果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苏轼,就会逊色很多 。如果李白代表唐朝,那么能代表宋朝的就不是苏轼了 。在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这两位巨人站在了时代的巅峰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生不成功,但他们非常自由、轻松、英雄 。他们都是气质中的人 。他们把酒当歌,超越世界,留下了许多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一生仕途坎坷,辗转流离,走过了当时宋朝的大半疆域,他爱游游山玩水,爱结交朋友,爱寻觅美食,爱喝酒唱歌,更爱发朋友圈,一生以数千首诗词记录了他的一生 。如果问苏轼一生中印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正如他自己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岭南三分之二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 。最高官员来到杭州太守和官方部门 。黄州、惠州和儋州是他三次被贬的地方,可以说是他政治上最失败、最悲惨的地方 。但正是在这三个地方,他达到了文学的巅峰,伟大的人格和超然的人生境界 。谭咏麟唱的《风暴》·45岁时被贬黄州时,莫听穿林打叶声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多年来,我一直想追求苏轼的足迹,去这位伟大的作家去过的地方 。然而,苏轼一生中去过太多的地方,我的时间有限 。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地方我还没有去过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岭南是苏轼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 。我只是先写苏轼的岭南足迹,看看东坡先生在岭南有什么历史遗迹 。苏东坡在惠州和儋州已经贬值6年了 。他从南到北经过岭南两次,一路游览山川,写诗 。当我从南到南时,我感到沮丧 。另外,路上接待的人不多 。我写的诗不多 。平均来说,我只发了几天的朋友圈 。当我从北方回来的时候,情绪完全不同 。我很高兴 。此外,沿途的粉丝们争相款待 。有时我一天喝几杯酒 。灵感喷涌而出,朋友圈不停地发帖 。可以看出,苏东坡也是一个真正的气质中人 。他根本不假装 。幸福就是幸福,沮丧就是沮丧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于1094年8月下旬从梅关古道进入广东 。他今年57岁 。当时岭南的发展水平不高 。很多地方不可能走陆路,所以主要是水路 。到达惠州大约需要40天 。路线大致是:南雄→始兴→韶关→英德→清远→广州→博罗→惠州,他在惠州呆了三年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10974月17日,他在惠州再次接到朝廷的降级,4月19日动身前往海南儋州 。今年他60岁,路线大致是:惠州→广州→新会→新兴→德庆→梧州→藤县→容县→高州→雷州→徐闻,然后渡海进海南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10976月11日,他到达海口,然后通过澄迈和临高到达儋州 。他在儋州呆了三年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110063岁的他今年6月20日渡海北归,路线大致儋州→澄迈→海口→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合浦→博白→玉林→容县→藤县→梧州→德庆→广州→清远→英德→韶关→南雄 。1101年7月28日,北归途中在常州去世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正式开始,我是一条认真的分割线
   

   广东韶关    

   苏轼1094年8月下旬由梅关古道进入广东,此时他已经57岁了,1110年又由梅关古道离开广东,此时他已经63岁,两次经过韶关,苏轼在韶关也留下了不少足迹,而其中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就是供奉着六祖肉身的南华寺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在古代,从北方进入岭南的选择并不多 。最重要的道路之一是唐代张九龄开辟的梅关古道 。从江西到广东南雄,苏石也走这条路进出广东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在梅关古道上,到目前为止还有一棵东坡树 。据说他南下的时候,在树下卖水和酒的老人安慰他说,如果你幸运,你会北回来 。一些沮丧的苏轼写了一首歌赠岭上老人:鹤骨霜的胡须已灰,青松十丈手亲栽 。问翁大禹岭上住,见南迁多少次?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六年多后北归时,苏轼再次见到这位老人,见他生计困难,便在白布上写下笔赠岭上梅:梅花开得杂花开,过得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苏东坡写诗后,过去的行人停在老人的摊位前,品尝东坡最喜欢的青梅酒,欣赏苏东坡的诗歌 。老人的生意越来越繁荣,老人卖酒处的大树也被称为东坡树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虽然被贬,但作为一个不朽的乐天派,他仍然一路游山游水 。然而,在北宋,去一个景点不是油门的问题 。他在岭南的行程基本上是沿途玩耍,不会离开水路或太远 。南华寺不在路上 。离开水路需要20多英里 。他去了三次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一定要去南华寺?因为这里有六祖慧能肉身,苏轼是禅宗的超级粉丝 。当他看到六祖肉身时,眼泪如雨 。也许是情感的发泄 。他在南华寺写了十多首诗,其中一首《南华寺》:云何见祖师,要了解本来面 。亭亭塔里的人问我怎么看 。可怜明上座,万能一电 。饮用水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是一个修行者,三代人积累了精练 。中间一念失,受百年谴责 。挖衣服礼物的真相让人感动 。借石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
   

   广东英德(英州)    

   宋元佑九年(1094年)闰四月三日,苏轼因嘲讽先朝罪被贬,朝廷先将他贬至英州 。六月,当苏轼和家人赶到英州,经过安徽当涂时,他接到了改贬惠州的诏书 。从海南北归后,他再次经过英州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去惠州的时候,在英州呆了一段时间 。虽然他被贬了,但作为一名资深玩家,他还是不能少旅游 。这一次,他参观了南山和碧落洞 。在南山,他遇到了英州隐士石汝丽,他在潜力研究和易学方面取得了成就 。在谈话中,他的话是投机性的,所以他留下了标题来叙述这件事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碧落洞是位于英德市英城镇南端的一个自然洞穴 。虽然它隐藏在现代农村,没有发展旅游业,但在宋代,它应该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洞穴保存了99平方悬崖石刻,从唐代长庆2年(公元822年)到民国36年(1947年),尤其是宋代,包括苏轼的《游碧落洞》诗刻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事实上,苏轼去过碧落洞两次 。南下时,由于心情不好,小儿子苏过写了一首关于英州碧落洞的诗 。他觉得很好,所以没有写诗 。宋元福三年(1100年)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回途中再次经过英州,再次前往碧落洞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这次是北归,心情完全不一样 。他在英州写了《游碧落洞》和《何公桥》,并回答了《游碧落洞》的诗 。
   

   广东广州    

   在苏轼流离失所的人生历程中,和英德一样,他也两次与广州结缘 。第一次是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从河北定州贬至广东惠州时经过广州 。第二次是宋元福三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在海南
儋州获赦北归,再次经过广州 。苏轼喜欢游山游水,途经广州时,曾游览过白云山、南海寺、六榕寺(净慧寺)等胜迹,并留下题咏或手迹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几乎每次去任何地方都要拜访当地著名的祠堂,苏轼被贬广州也不例外 。他拜访并留在南海寺庙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第二天早上,我登上浴日亭观海亭,惊叹大海的壮丽,旭日的辉煌,天地的浩瀚,触景生情,感受生活经历,写下《南海浴日亭》一诗,后人把这首诗刻在石碑上纪念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被贬惠州途经广州时,曾登白云山,并游览了宋元清时期“羊城八景”之一的 “蒲涧濂泉”,在惠州期间,听说广州发生瘟疫,他分析主要原因是饮水不洁 。于是,苏东坡根据自己治理杭州的经验,写信给好友、被排斥谪降广州的太守王古,提议在蒲涧的滴水岩下凿石槽蓄水,再用五管并排的大竹筒拼接成管道,顺着地势将泉水分引到城内各个小石槽给居民就近取用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宋代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轼被贬海南奉诏北归,再次途经广州,前往净慧寺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净慧寺主持道聪长期仰望苏轼的名字,抓住这个机会向他寻求墨宝作为纪念 。苏轼看到院子里有六棵榕树,绿意盎然,像盖子一样旋转,充满活力,就写下了六榕二字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净慧寺改名为六榕寺,是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没有树记东坡 。
   

   广东惠州    

   我一直认为苏轼一生中最怀旧的地方应该是惠州 。他在这里呆了三年,写了100多篇诗歌文章,除了那句话每天吃300颗荔枝,不辞长作岭南人除此之外,还因为他一生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埋葬在惠州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惠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一站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张田任相,再次执行王安石的新法 。反对新法律的苏轼贬至惠州 。今年12月2日,他作为宁远军节副使来到惠州,57岁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他以为位于岭南的惠州是个蛮荒瘴气的地方,但一路来,发现这里的山川风光,美不胜收,不禁高声赞美:海山葱花香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苏轼在去惠州报到之前,先去了罗浮山,被称为岭南第一山 。因为第二天要报到,他只参观了两寺(延祥、宝积)和两观(长寿、冲虚),参观了葛洪丹灶、朝斗坛、遗履轩等景点,品尝了卓锡泉 。到了冲虚观,苏东坡迫不及待地想去葛洪炼丹遗址,并给葛洪留下的丹炉题了稚川丹灶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因此,在罗浮山冲虚古观旁边,至今仍有一个东坡亭,就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被贬惠州的路上,登上罗浮山而建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因为这次去罗浮山的时间很短,没有玩得开心,苏轼在惠州三年一直想再去罗浮山 。然而,作为一名贬官,他的行动是有限的,他不能随意离开城市,但当他可以陪同上级官员或当地官员时,他可以玩边缘球 。因此,到达惠州后,他给韶关的表弟写了四封信,提到了一些刑事事务程正辅,并要求他按照惠州巡逻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罗浮山没有再去,但他在惠州的生活仍然比黄州好得多 。他写了190多首诗和几十篇散文序跋,吃荔枝唱歌,写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新 。每天吃300颗荔枝,长成岭南人 。的佳句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唯一让他心痛的是来惠州的第三年,陪伴他20多年的妾,苏东坡一生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病逝于此,葬于惠州栖禅寺东南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王朝云12岁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被收为侍女,生下苏轼第四个儿子,名逃,半岁去世 。她天生丽质,聪明聪明,擅长唱歌跳舞 。虽然她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在烟尘中生活,但她有着清新优雅的气质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王朝云死后,苏东坡悲痛欲绝,亲写墓志铭,并写了《西江月》·梅花、悼朝云等诗歌,寄托着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尤其一首《雨中花慢·嫩脸羞蛾:丹青入画,无言无笑,看着漫结愁肠 。袖子上,残黛依旧存在,余香逐渐减少 。醉了就忘了,酒后想想 。你应该负责,枕前哭,千行万行 。 。更是将他的哀思之情,流传千年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王朝云比苏轼苏东坡小25岁,却是苏轼一生的最爱,是他的灵魂伴侣,王朝云对苏轼不离不弃,在苏轼被贬惠州时,她不惧生活艰苦,坚决要陪苏轼一起南迁 。苏轼不忍让她吃苦,她却大为恼怒,认为苏轼看不起他,这让苏轼极为感动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一生中有三个女人,但她为王朝云写的诗最多 。王朝云在惠州感染瘟疫,读着《金刚经》中的六如诗 。栖禅寺的和尚在她的墓前建了六如亭作为纪念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惠州不止西湖边王朝云墓一处东坡史迹,在白鹤峰上还有东坡祠 。苏轼被贬惠州后,已经年近花甲,心想着自己这辈子可能就呆在惠州了,便在白鹤峰筑居度日,以作终老之所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宋绍圣四年(1097年)来到惠州的第四年,2月14日,白鹤峰新房落成入住 。他写了一首题为《纵笔》的七绝: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士轻打五更钟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谁知道这首诗传到了当初主人贬低他的宰相章敦的耳朵里 。章敦看到春睡美,没想到苏轼在惠州过得很好,然后愤怒地把他贬到海南儋州 。就这样,苏轼的新房子刚住了两个多月,又被贬了 。
   

   广东雷州    

   苏轼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4月17日在惠州接到朝廷的降级,4月19日离开 。这时,他的弟弟苏哲正在贬到雷州的路上 。苏轼去广西梧州,听说弟弟两天前到了藤州(今广西藤县),立即派人送苏哲去诗代柬埔寨,行舟125公里到达藤州 。最后,他于5月11日在藤州遇到了弟弟苏哲,然后他们于6月5日同行到雷州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到达雷州后,苏轼的兄弟们选择了一天去雷城西罗湖划船 。是时候参观罗湖了 。风景秀丽,风景迷人 。诗人不想回家 。他们去湖边的天宁禅寺休息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后来,为了纪念苏轼兄弟,雷州郡民将罗湖改为西湖,并在湖中心的小岛上筑亭追忆,这个亭子今名苏公亭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辙在雷州呆了一年,苏轼只呆了几天,但当地大多以苏轼的名字命名遗物,而不是苏辙,包括苏公亭和东坡井 。可能是因为苏轼比苏辙更出名 。
   

   ss="aligncenter"> 在雷城三天后,苏辙于6月9日陪同苏轼前往徐闻 。6月11日,苏轼和弟弟苏辙在徐闻递角场(约今徐闻西南二桥,即大汉三墩所在)告别,破浪而去 。临别时,苏轼笑着对弟弟说:我记得孔子曾经说过:如果道在大陆不起作用,为什么不开一艘船在海里漂泊呢 。我现在要应验圣人的话了吗?他内心流浪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谁没想到这种分离成了他们兄弟的永恒秘诀 。
   

   海南儋州    

   一片孤帆,载着苏轼父子,驶向茫茫大海 。60岁的苏轼依然坦然面对,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也许遥相望,他还把儋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在儋州三年多的时间里,苏轼不遗余力地将中原文明传播给当地黎族人民 。同时,他创作了170多首诗,写了160多篇各种文章,继续完成了《易传》、《书传》和《论语说》三部从黄州开始写的著作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风烛残年,千里投荒,苏轼准备这一去,再也踏不上归途了 。在去海南的路上,他给弟弟苏辙发了一首诗: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他还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今到海南,首当棺材,次当墓 。留手疏与诸子,死则埋海外 。可见苏轼把海南当成了人生的终点和终点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当时儋州土著居民,农业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水平 。他们相信巫师,因为他们不请医生 。人思想封闭,文化落后,直接喝沟塘里的积水,导致疾病流行 。苏轼试图说服当地黎族人以农业为导向,引导大家耕种,并写了《和陶劝农六首》:听我苦言,它的祝福是永久的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他还耐心地教导大家注意卫生,引导当地人勘察水脉,挖土钻井,被称为东坡井 。从那时起,人们不再喝浑浊的沟水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然而,苏轼在海南最大的成就并不是教人们种地挖井 。苏轼来海南之前,海南没有人参加科举考试,中原也没有海南人为官 。苏轼创建了一个酒馆,字面上是苏轼和朋友喝酒的俱乐部 。事实上,这是他与文化朋友交朋友、弘扬文化教育的地方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琼山府的学生姜唐佐在得知苏轼被贬儋州后,带着老母亲从琼山来拜师 。在去广州参加考试之前,苏轼在了两首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并鼓励他说:异日登科,作为子成这篇文章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第二年,江唐佐北上参加会试,途经河南汝州,途中拜访了苏轼的弟弟苏哲 。苏哲告诉他他哥哥苏轼在北回路上去世的消息 。并在苏轼题词的折扇上写道: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江唐佐得知苏轼去世的消息后,不再参加科学考试,回到家乡开学,继承了苏轼带来的文化火种 。此后,海南逐渐拥有大量的人才 。宋、元、明、清时期,海南共有767人和97名进士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在海南的三年里,年过花甲的苏轼依然保持着美食家的本色,去哪里吃,他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见黄鸡粥 。土人顿吃芋头,推荐用薰鼠烧蝙蝠 。连烤蝙蝠都敢吃 。还有一次,当地人送牡蛎,他突发奇想,加酒煮牡蛎,没想到味道很好吃 。边吃边告诉儿子苏过不要对外人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贬海南,分我这美 。担心大家都主动要求为了这道菜被贬到海南,真的很童心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难怪900多年过去了,儋州人仍然对他有着深深的敬意 。到目前为止,儋州还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甚至语言都有东坡话 。
   

   广西合浦(廉州)    

   苏轼以为自己于海南 。谁知道宋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复任朝奉郎 。6月19日,63岁的苏轼告别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儋州北归,从儋州出发,经徐闻而官寨(今广东省廉江),陆海兼程至廉州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当地名人邓拟,苏轼粉丝众多,廉州粉丝之一,不仅热情款待,还让他住在自己的花园里,苏轼在廉州住了两个多月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为了纪念苏东坡和他在廉州的历史,后人在清乐轩的故乡建了一座亭子,并命名为东坡亭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苏轼在廉州闲居期间,除了旅游名胜,以文会友,还一如既往地发挥着美食家的本色 。当时龙眼成熟,太守张左藏给苏东坡送了一些 。品尝后,他赞不绝口,赞不绝口:好产品,好产品,品质独特,可与荔枝媲美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廉州龙眼品味绝对可敌荔枝》,其中最后两句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幸运的是,这只龙眼生长在一片荒野中,京城的妃子们不知道,不必遭受红尘一骑妃子笑的折腾 。
   

   
寻找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文章插图
   人们说东坡到处都有西湖,东坡到处都有很多东坡井 。东坡亭旁边有东坡井 。据说苏轼在廉州期间,看到当地居民饮用水困难,亲自挖了这口井 。井水从未干涸 。如果你喝这口井水,你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金牌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表达了当地人对苏轼的钦佩 。
   

   苏轼在岭南还有哪些历史遗迹?从他的诗歌和文章所反映的路线可以看出,除了以上地方,他还去过广东的博罗、新会、德庆、遂溪、广西的梧州、藤县、荣县、榆林、博白、海南的澄迈、陵水等许多地方,至今仍有许多岭南遗迹,如广东英德何公桥、广东遂溪苏二村、广西北景苏楼、广西梧州苏山、广西藤县访苏亭、广西荣县都桥山、广西合浦海角亭等,以上遗漏的东坡岭南遗迹均未逐一访问 。
   

   写这篇文章起源于谭咏麟的歌曲《定风波》,校长唱了这首歌·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写的,其实苏轼不仅写了一首《定风波》,还写了一首著名的定风波 。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点酥娘 。
   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凉 。
   万里归来年少,笑容犹带岭梅香 。
   岭南应该不好,但是,这种心安在我的家乡 。
   

   万里归来年越少,微笑,苏轼是那个离开半辈子回来还年轻的流浪者 。900多年前,他不仅把中国诗歌的成就推向了巅峰,更难得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有趣的灵魂 。他在任何逆境中都不沮丧 。他一路被贬,忘不了欣赏山川 。作为一名资深美食家,他忘不了寻找当地美食 。说到吃,写一篇特别的文章是不够的 。他被贬黄州发明了东坡肉
   

   苏轼的伟大在于,他总能把失意生活变成诗意生活 。他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乐观主义者,一个不记仇的真正绅士,一个喜欢捉弄人的笑话者 。他从不隐瞒自己的感受,过着真实的气质 。最后,对于岭南来说,他在这个悲伤的地方呆了六年多是什么感觉?我想,也许正如他的话所说岭南应该不好,但是,这种安心就是我的家乡 。#开车去旅行吧##苏轼#@谭咏麟AlanTam@广东旅游@头条带你去中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