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灵巧性



游戏和运动 , 都能训练孩子的灵巧性 , 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 , 增强协调能力 。因此父母应该适时让孩子多做一些运动 。
▲走
走路时 , 不时的变换走路的方式 , 能使原本单调、枯燥得走路变成一种愉快的运动 , 既有益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 又利于孩子智能的身体的协调能力的培养 。
▲滚、翻
让孩子身体弯曲进行滚翻 , 是锻炼腹肌的最好方法 , 不仅使孩子尝到滚翻的乐趣 , 而且又使脚的弹力、平衡能力更富灵巧性 。
▲跳
跳能够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 , 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边想象一边有节奏地跳 , 或者可以模仿小动物 , 也可做踢沙包、踢毽子等游戏不定期锻炼孩子跳的能力 。
▲投、接
投掷能使手、脚、脑得到协调得训练 , 对提高孩子运动神经的灵巧性很有帮助 。因此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操场上去做一些投、接的运动 , 如扔沙包 , 扔小球等 。
采编自:
e21家庭教育




今天 , 你和宝宝交流了吗
如何让孩子懂得喜欢自己





婴儿 , 别说站立 , 若没有别人的扶持照顾 , 就连生命都难以维持 。也就是说 , 人类 , 与生俱来就被设计成为无法独自生存 , 必须相互依存、共同合作才能求发展 。
亚特拉心理学的“喜欢自己”理论 , 对孩子的教育来说非常重要——接受过周围人喜爱、疼惜的孩子 , 才能爱周围的人 , 也才能喜欢自己本身 。
相反的 , 一个经常被别人欺负和常被朋友说“我讨厌你”的孩子 , 经常不被别人接纳的话 , 他是不快乐和孤单的 。长此以往 , 他也不可能会喜欢自己 , 导致严重的不自信 。要改变这类孩子 , 让他们重拾喜欢自己的信心 , 这时只有依靠他“心目中所喜欢”的人或者对他有绝对影响的人时常鼓励他说:“我喜欢你” , 他们的“不受欢迎”的感觉才会消除 。
一、培养孩子“喜欢自己”
这种培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 , 比如当孩子完成了妈妈要他替植物浇水或照顾宠物的工作时 , 妈妈要夸奖他:“你用心的帮助 , 真令妈妈高兴!”这能让孩子非常高兴 , 而“自我喜欢”也因此提升了 。
二、单单培养孩子“喜欢自己”还不够
只是“喜欢自己”是不够的 , 那类“只要我喜欢 , 周围人想法都可以不用顾忌”的人是谈不上被别人喜欢的 。因此 ,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点非常重要 , 受人喜欢的人不但喜欢自己 , 也喜欢别人 。
因此 , 无论是那些只考虑自我喜好的“唯我独尊”的孩子 , 或是容易发生自我陶醉的“自恋者” , 都不是真正“喜欢自己”的人 , 他们更容易陷入于孤独世界中的私欲 。
三、喜欢别人 , 也让别人喜欢 , 才能真正喜欢自己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 , 他从来不给老师和周围同学增加麻烦 , 而且还常常做些帮助别人的事情 , 这种孩子肯定是受别人欢迎的 , 他也会很开心 。而被“别人喜欢”的喜悦 , 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 这个时候自然的会更喜欢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