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曝光:“候鸟式养老”来吗?血本无归的那种( 二 )


据上海一中院介绍被告人陈威洋于2013年8月起先后设立且实际控制上海大爱城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大爱城商贸有限公司 , 并陆续在本市及苏州、扬州等地设立多家门店或分公司 。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 , 被告人陈威洋以上述公司为平台 , 以预定养老床位、智能床垫等为名目 , 以8%-25%的固定收益及奖励黄金、房产等为诱饵 , 公开向4000余名以老年人为主的投资人非法集资人民币10亿余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 , 所得资金汇集至陈威洋控制的银行账户内 , 由其支配使用 。除6亿余元用于兑付前期投资人本息、奖励外 , 其余钱款被用于各项运营费用、支付高额业务提成等 , 仅少量资金用于投资经营等 。至案发 , 造成2000余名被害人实际损失5.24亿余元 。
“预付”和“投资”两大陷阱
第七次全国人口七普查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为264018766人 , 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是18.7% 。有数据显示 ,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 。养老 , 牵动的不仅是子女和老人的心 , 还有钱j袋子 。2016年 ,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就预计 , 到2030年 , 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 , 自然吸引了无数人投身“蓝海” , 自然也有人鱼目混珠 。
2021年5月19日 ,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非法集资”和“养老”组合检索 , 获得判决书1415篇;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养老”组合检索 , 获得判决书2174篇 。并且观察检索结果的年度数量 , 近些年来该类案件判决书的数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新浪的公开报道曾提到 , 从2018年到2020年 , 养老产业相关非法集资案件多达6614起 。
2021年4月15日 , “7亿元养老投资项目爆雷”的消息引发热议 。据央视财经报道 , 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旗下一款名为“康嘉逸居”的养老产品资金链断裂 。据投资者表示 , 现在大约有2600位老人交了7亿元 。
2021年3月15日 , 惠东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惠东发布”通报称 , 经过初步调查 , “长者屋”通过不同销售渠道向老人兜售形式多样的养老医疗理财产品 , 其经营模式涉嫌违法犯罪 。据统计 , 涉案金额高达一亿元 。
2020年8月22日益阳朝阳公安发布公告 , 益阳市高新区衡福海养老服务中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益阳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立案侦查 。据《财经》杂志相关报道 , 衡福海与投资人签订的合同名称为《预定养老服务合同》 。
2020年7月17日 , “资阳警事”发布通告称 , 益阳市纳诺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益阳光辉颐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益阳市公安局资阳分局依法立案侦查 。据统计纳诺老年公寓项目累计参与会员达数千人 , 涉案总金额达6.47亿元 。
2021年5月17日 , 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 。该《提示》提及 , 当下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形式主要有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和宣称“以房养老”为名四种 。同时 , 《提示》还对四种非法集资形式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
上述近一年左右引发社会热议的案例来看 , 当下涉嫌非法集资或集资诈骗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预付 。这种预付不仅仅是推出养老金融产品的买房所明确标识的预定养老服务、预定床位、预付卡等 , 还有以各种名头推出的会员卡、贵宾卡、保证金等 , 实际上也是预付的变形产品 。养老机构通过这些措施相当于提前获取资金 , 这些资金是否能够得到善用 , 直接决定是否会“爆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