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之过年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 。春节期间都贴窗花 。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 。春节一般不贴了 。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 。在河北丰宁 。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 。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 。剪纸品种之一 。为烘托节日气氛 。广大农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 。窗花的样式 。一般比较自由 。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 。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 。

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之过年窗花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之过年窗花
【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之过年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 。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 。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除此 。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 。另外 。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 。逐渐成形 。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 。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 。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 。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 。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 。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 。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 。封姬虞到唐为侯 。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 。(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 。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 。都与剪纸同出一撤 。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 。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 。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 。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 。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 。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 。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 。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 。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 。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 。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 。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 。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 。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 。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 。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 。气候干燥 。纸张也不易霉烂 。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窗花
唐代剪纸——纸花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 。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 。剪纸招我魂”的句子 。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 。画面构图完整 。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唐代流行颉 。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 。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 。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 。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 。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 。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 。形成美丽的图案 。
宋代造纸业成熟 。纸品名目繁多 。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 。贴于窗上的“窗花” 。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 。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 。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 。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 。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 。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 。有阴、阳刻之分 。长线要割断 。以点分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