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学生,美国校长以身试罚( 三 )


不对孩子搞“特殊化” 。如果每年给孩子安排过生日,那么最好大人(尤其是老人)也过过生日 。不要让孩子以为只有自己才“配”过生日 。要孩子学会“分享”,而不要让孩子“独享”他喜欢的食品或玩具 。
要求孩子知错必改 。事事处处无原则地“原谅”孩子的错误实际上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 。而“溺爱”则十有八九会引导孩子走向以自我为中心 。
言传身教 。其实,孩子们之所以成为“小皇帝”,往往是由一种“自我至上”的潜意识决定的,而这种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大人们的不当行为促成的 。
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就应该引导孩子注意到大人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教会他向大人的关心道一声“谢谢”,这样在他心中就会形成对别人的利他行为的理解和感激 。不妨鼓励稍大些的孩子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给刚刚下班回家的父亲递上拖鞋、去看望生病的爷爷等 。大人应该及时作出肯定和表扬,并不忘向孩子表示道谢 。
带孩子“走出家庭” 。待孩子稍稍长大、生活范围扩大到小家庭以外后,孩子的情感触角还会延伸到亲人以外的其他人身上 。此时许多加拿大家长不忘鼓励孩子用省下的零用钱捐献给慈善机构,或上老人院给孤寡老人献花等 。这类小事积累得多了,孩子的心怀就会变得越来越开阔 。扩展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经历,也有利于帮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摆脱自我至上意识 。


不重教授,日本小学的教育实验
台湾富孩骤增,资产直逼2千万



台湾富小孩在快速增加中!尽管在大人的世界里,成群的上班族大叹薪水不增,不过有钱人家的小孩身价却是年年增长 。依据台北富邦银的统计,北富银的孩童存款户近8万户、平均存款余额15万元(新台币,下同),一年里,户数增加36%,存款更大增50% 。
据台湾《民生报》报道,岛内大富之家的“公子哥”们如今的身价是年年增长,他们在银行的帐户存款也在逐渐增加 。其中,存款超过1000万的孩子,几年下来累增超过15个,年龄多在十岁上下,大约是小四、小五的孩子,至于富小孩排榜中的TOP1,资产更是直逼2000万 。
无独有偶,在彰银的儿童存款户中,小小客户的户头里也是钞票满满,彰银有一项千禧龙存款,客户都是2000年、龙年出生的,目前有近万户,他们的平均存款余额约12万,比很多大人的户头还有钱 。
在岛内,想这种孩童身家丰厚的情况是愈来愈普遍 。
在一银、华银、“中国商银”、“中国信托”、台新等银行中,也都可以发现不少富小孩的踪迹,户头存有上百万元的小孩,在银行里愈来愈常见,存款千万元的小孩更是一一冒出 。
富小孩的户头,年年都有来自父母、阿公阿妈的资金挹注,长辈一出手就给数十万、上百万元,大多帮孩子做存款,另外,也提拨一些钱买基金、买保险 。
小孩这么有钱,最根本的当然是爸妈很有钱,台北富邦银资深经理蔡玉惠说,不少有钱父母,从小就一步步透过赠与,在免税额度内把钱转到小孩名下 。以北富银的资料来看,未满20岁、资产已有300万的孩子总计有近3000人 。
在超级富小孩的存款户头中,钱几乎是只进不出、存款金额年年累增,扣缴凭单上头,存款利息收入从数万到十数万元都有 。
银行人员说,不管存款百万、千万元,这都还是摆在银行的钱,另外,超级富小孩名下,有的还有股票、在岛外还有财产,这些银行员也不清楚,更不是外人能窥其堂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