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口腔疾病会致流产 准妈妈口腔护理很重要

据调查结果显示、孕妇患有龋齿以及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发生早产的机会是正常孕妇的7倍,而且与病变的程度成正比,口腔病变越重,流产、早产的概率也随之增大 。所以,孕期呵护口腔健康很重要 。那么,孕期为什么容易口腔疾病呢?易患哪些口腔疾病呢?
怀孕后,准妈妈体内的荷尔蒙增高会引起牙龈充血、肿胀、发生炎症,特别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分娩前三个月口腔疾病比较严重 。
孕期常见的牙龈疾病包括:
1、妊娠期龈炎:由于孕期黄体酮激素的增加,使牙龈微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炎性细胞渗出,造成牙龈红肿,触之易出血 。
【孕期口腔疾病会致流产 准妈妈口腔护理很重要】2、妊娠期龈病:孕妇个别龈乳头长期受炎症刺激引起龈病,多见于前牙唇的颊后侧,分娩后一般消退 。
3、孕期冠周炎:冠周炎好发于20—35岁成人,多数孕妇正值此好发年龄,在所难免 。
孕期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
吃甜食几率增多:准妈妈怀孕后一般不会再控制饮食,无所顾忌地吃甜食会导致得牙病几率增多 。吃甜食会使准妈妈的唾液pH值改变,口腔内的酸碱平衡会被打破,而口腔卫生却未加强,因为刷牙就会呕吐,所以很难坚持每次餐后都刷牙 。因此,本来孕前没有龋病或炎症的准妈妈,这时候也会患龋病等牙龈炎症 。
一天内进食次数增多:准妈妈在怀孕后内分泌的改变,胎儿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准妈妈经常容易出现饥饿感,常常是食物不离口,而又不能保证吃后立刻刷牙,这样为细菌在牙面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和繁殖场所 。而细菌代谢产酸使得牙齿表面被腐蚀而脱釉,易形成龋齿,增加了牙病的几率 。
体内性激素的改变:准妈妈在怀孕后体内性激素会发生改变,这样会导致医学上所称的妊娠期牙龈炎,甚至导致牙龈的瘤样增生,形成牙龈瘤 。准妈妈体内性激素的改变,特别是孕酮的增加,促使牙龈中微小血管丛扩张、扭曲及循环滞留,这样会使牙龈常常出现红肿,对机械刺激较为敏感,局部表现为牙龈出血 。如果准妈妈的口腔内本来就有大量牙菌斑和牙石堆积,就会使牙龈炎的症状加重 。妊娠期牙龈炎往往在第二月至三个月时开始加重,到怀孕第八个月时表现得更严重,甚至常常伴有牙痛、牙出血、口臭等表现 。
智齿未完全长出:有的准妈妈智齿没有完全长出来,这样可能会引起周围的牙龈发炎,使得牙病的几率增大 。准妈妈在牙龈发炎时,当上面的牙齿咬到发炎的牙肉时,会越咬越肿,造成牙肉肿胀,严重时,还会有脓液形成 。牙龈产生剧烈的疼痛,对于生理、心理出现急剧变化的准妈妈而言,这种痛苦常常难以忍受 。
孕期口腔护理的方法:
1、坚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
2、早晚及饭后勤漱口;
3、饭后、睡前咀嚼木糖醇;
4、定期口腔检查和适时的口腔治疗;
5、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