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等为上策



有些孩子 , 让父母老师伤透了脑筋 , 大家几乎都已经绝望了 , 于是放弃了教育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 , 他忽然变好了、懂事了 。看这长进了的孩子 , 父母和老师回忆起当年与他“持久战”的情景 , 竟会觉得自己那时很可笑 。
当时 , 父母和老师寸步不让地和孩子较劲 , 好像自己只要在教育上一松手 , 他顷刻间会掉到无底深渊里去似的 。
·和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 , 父母强烈地相信自己的意见是唯一正确的 , 并且强加在孩子身上 , 根本不曾思考过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不妥之处 , 更不去想一想 , 孩子接受它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和过程;
·他们不相信孩子 , 只相信自己;他们不认为事情是孩子自己想通的 , 而认为是父母说通的;
·他们想代替孩子思考 , 代替孩子生活;
·他们不相信孩子是一个能够自主成长的生命 , 而把孩子看成是可以捏成既定形状的橡皮泥 。
我真的见过很多孩子 , 在父母放弃他们之后 , 反而变好了 。实际上 , 这属于父母歪打正着——
·正是因为父母的“放弃”而减少了对孩子的干涉
·正是因为父母的“放弃”而给了孩子稍微宽松一点的心理环境;
·正是因为父母的“放弃”而使孩子的注意力从跟父母作对转移到自身的反思 , 结果孩子主体性增强了 , 事情反而出现了转机 。
可是 , 我不反对放弃教育 , 那是消极的 , 我的主张是“等待+帮助” , 以等待为主 , 静静地观察孩子 ,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 , 帮他一下 。要相信孩子 , 相信时间 , 相信生活 。
时间是最伟大的医生 , 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 , 而我们都不够伟大 。在有些时候 , 三十六计 , 等为上计 。(文/王晓春)

比尔·盖茨小时候的故事
因材施教 , 让孩子灵性永存




有些父母会问:“我孩子读书前也挺聪明的 , 可读书以后就渐渐地灵性 。”还有些会问:“我孩子小学时成绩也挺不错的 , 可进入中学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成绩就不行了 。你的孩子成绩怎么会起来越好了呢?你是如何地保持孩子的灵性的呢?”
专家的回答是 , 因材施教 , 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 , 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 , 进行个性化教育 。
“个性化教育” , 是针对当前学校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划一化、标准化的传统教育倾向而提出的以适应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 ,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 , 其内涵是按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 , 因人制定 , 因材施教 , 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在原有的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上 , 获得长足的进步 , 使孩子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劳动习惯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 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
前苏联苏霍姆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 ,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 , 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 , 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
但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 , 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 , 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 , 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 , 用同样的方法 , 做同样的练习 , 要求同样的步伐 , 从而导致差生吃不饱 , 而优等生却消化不了 , 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 。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 , 失去了自我 , 失去了原有的个性 , 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