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价格波动给中国肉类行业带来的思考( 二 )



    二、肉价上涨是产品比价趋向合理的补偿性调整 

    自1985年生猪经营放开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始终处于“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产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的周期性循环之中 。如果以1990年的猪肉吨价为1,则1990年至2006年历年的猪肉吨价指数如表2所示: 

    从价格指数变动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生猪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养殖户承担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2006年的猪肉吨价指数(1.62)还没有达到1997年(1.88)的水平 。

    在生猪产销连续九年低价位运行的背景下,2006年上半年生猪收购价格持续低迷,仔猪、活猪和猪肉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2.21%、22.27%和13.16%,5月跌入最低谷,猪粮比价仅为4.5:1(过往常态水平为5-5.5:1),养猪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粮食、农业生产资料、水、电、煤、运等基础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加上环保、免疫、检疫等费用的增加,养猪成本明显上升,比较效益明显低下:养一头猪不计算疫病风险仅可赚50-100多元,需要4个多月时间,不如打两天工 。由于这种潜在的量变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支持保护政策,不少养殖户卖掉或杀掉母猪(有的地区宰杀母猪占当地屠宰量的30%),许多社会资本退出对养殖业的投资,生猪饲养量显著减少 。一些过去的生猪产区变成了销区 。最终引发了2007年全国范围供求矛盾的突变和猪肉价格的猛涨 。(参见表3、4) 

    为了增加肉食供给、稳定市场价格,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目前生猪生产仍然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养殖比较效益下降、部分养殖户贷款难、防疫任务艰巨、环保压力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例如,2006年夏秋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曾使一些农户和养殖场的生猪死亡率高达20―30%,严重的甚至达到50%,对许多中小规模养殖户造成毁灭性打击 。2007年1―5月,全国已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经过对不同地区的病毒进行精确分析,该病毒已经发生变异,毒力明显增强,生猪死亡率明显提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疫病风险的增大,直接影响到养猪户的信心和应时补栏,造成生猪饲养量的明显减少 。应该看到,在广大农户分散饲养的生产方式下,对这种长期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和成本是非常大的 。这些因素的作用,都推动了肉类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价格的上涨 。

    总体上看,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的上涨是产品比价趋向合理的补偿性调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有利于调动农民养猪的生产积极性,保障肉类产品的供需平衡 。

    三、对肉类价格趋势的基本判断 

从对肉类价格的上述分析来看,一方面存在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肉类生产成本上升的巨大推动作用 。我们认为,在短期内我国的这两大因素都不可能发生逆转 。 

首先,肉类食品的占有量和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 

从1996年至2006年我国肉类产量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近10年间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了4个百分点;牛肉和羊肉分别增加了1.7个百分点;禽肉增加了1.4个百分点 。肉类生产的大体结构是,猪肉占65%,禽肉占20%,牛肉占10%,羊肉占5% 。虽然牛羊禽肉在产销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猪肉仍然是我国肉类消费的当家品种,不能不予以充分重视 。目前,我国农民年消费猪肉15.6公斤、牛肉0.6公斤、羊肉0.8公斤、禽肉3.7公斤;猪肉占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比重高达75.36%,约比城市居民高2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