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寒冬”:5月净融资额创历史新低 借新还旧居多

_原题为:城投债“寒冬”:5月净融资额创历史新低,借新还旧居多
摘要【城投债“寒冬”:5月净融资额创历史新低 借新还旧居多】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5月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580亿,创2014年10月以来的新低 。当月净融资规模为-835亿,创出历史新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城投融资已进入“寒冬” 。采访人员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5月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580亿,创2014年10月以来的新低 。当月净融资规模为-835亿,创出历史新低 。
采访人员了解到,这主要源于城投债发行政策的收紧 。今年以来城投债发行参照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红橙黄绿”等级划分,对债务风险大的地方城投发债加以约束 。4月下旬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指引,对不同资质企业发债分类管理,限制募集资金使用用途,再度传递出明确的城投发债政策收紧的信号 。
“这一轮城投政策的收紧与之前不一样的点在于,更加重视对于城投发债的管控 。”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表示,“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强城投融资总量控制 。另一方面,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对高债务区域、弱资质城投限制发债规模和募集资金用途 。二者综合作用下,城投债发行规模放缓,从而结束近两年净融资额高增长的态势 。”
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城投债到期规模约1.6万亿 。如债券市场融资持续收紧,城投债兑付将面临巨大压力 。采访人员采访的一些城投人士表示,一方面将加强与市场沟通,争取债券再融资及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将适度压减新增项目 。
用于借新还旧居多
数据显示,5月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580亿,环比骤降73% 。当月净融资规模为-835亿,创出历史新低 。上一次净融资规模最低的时段为2018年5月,当月净融资规模-687亿 。
“这其中可能有年报公布需更新财报数据的因素,不过相比2019年、2020年同期的发行规模,今年5月城投债发行规模也有所减少,说明可能是债券审核适度收紧的结果 。”刘郁表示 。
数据显示,2019年5月、2020年5月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为2033亿、2526亿,净融资规模分别为689亿、425亿,今年5月的数据明显低于往年同期 。
“加强地方债务风险防控的背景下,地方举债意愿的下降及近期部分地区对平台融资监管的强化,也可能影响城投债发行 。”沪上某大型券商债券承销人士表示,“城投债融资大幅收缩,与债券发行审核趋严的因素直接相关 。”
4月下旬,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债券发行指引明确规定,债券发行募资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对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或主体评级低于AA(含)的城投,要求审慎确定债券申报 。受此影响,5月私募债发行大幅减少、占比下降超5个百分点 。
此外,采访人员了解到,今年以来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参照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划分对债务风险大的地方城投发债加以约束:对于红色档暂停发放批文、黄色档只能借新还旧、绿色档用途不受限制等 。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是指财政部依据各地法定政府债务和综合债务等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将债务风险分为红色(债务率大于等于300%)、橙色(债务率大于等于200%,小于300%)、黄色(债务率大于等于120%,小于200%)、绿色(债务率小于120%)四个等级,风险依次由高到低 。
“这一名单并不对外公布,并且在交易商协会和交易所内部也是保密的,仅有个别人有权限看 。一般来说,项目报进去以后会有人专门比对名单,如果黄色档的发债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交易商协会、交易所就会通知主承,对募集资金用途进行修改 。”前述沪上某大型券商债券承销人士称 。